异度空间影评
异度空间影评(一) 《异度空间》是一部关于记忆与创伤的电影,故事中饰演精神科医生罗占的张国荣,在医治少女章昕(林嘉欣饰)的过程里,不自觉地导引出自己过去潜藏的痛苦经历,因而逐渐变得精神分裂,几近自杀的边缘。每个人的记忆都存有黑洞,有时候连自己也未能察觉这些黑洞的存在,但黑洞的破毁力量甚大,可摧毁精神和躯体,因为人总有不为人知的痛苦根源,越逃避这些根源,创伤越会如影随形,以致不能摆脱和自拔,唯一解决的方法就是挖出这些黑洞,检视伤痕,直接面对缺陷的自我。 电影中的主角,少年时代的初恋女友在他面前跳楼自杀身亡,他把这个苦难的记忆埋入潜意识的黑洞之中,以为永不揭破,便可安然忘记不幸的事件,但在精神分裂的过程中,他见到女友的幽灵时刻跟在他的左右,无论逃到哪里,他都不能摆脱这种“魅惑”,其实困扰他的,不是鬼怪,而是过去的记忆和创伤。 弗洛伊德指出,“抑郁”,它不但不能经历时间的冲淡和抹洗,而且在日常生活中更无法找寻新的精神替代、转移和补偿,患上抑郁症的人,失去对外在世界的兴趣和爱的能力,对自我充满谴责、鄙视和恋慕的情结,同时又不肯相信和面对自己的问题,却不断以苦痛的感觉来惩罚自我。 在本片中,身为精神科医生的罗占相信科学,质疑宗教和鬼神的论述,生活规律,工作认真沉实,最后却无法自医,因为表面理性的他,暗地里压着许多不为人知的郁结,而忙碌的工作往往只是逃避和掩饰的借口,实际上他孤僻、拒绝社交和自我埋藏,然而被他埋藏的记忆和创伤并没有真正消失,它不过是变了形式的存在,因此,当他遇上患有精神分裂的章昕时,在医治她的过程中,经由阅读他人的故事而洞悉自己,进而深入意识的夹层挖掘久违的心魔。 电影以镜头来回的剪接,一面安排主角调理章昕的个人幻觉、家庭与感情的困扰,一面以金黄色调的场景倒流主角零碎的少年记忆,两条叙述的线索交会平行,若隐若现地浮起男主角逐渐走入精神异常的前因后果。在影尾部分,随着他的病情逐渐恶化,开始出现幻觉,“看见”女友的幽灵追赶着他,把他迫回旧日事件的发生地点,并且企图仿效和追随女友跳楼自杀。 弗洛伊德在《快感的原则》一书中说,患上“创伤的精神官能症”的人充满忧虑、不安和恐惧,自我时刻处于危险的意识中,经由噩梦的循环不断重临创伤的场景,重复经历事发的经过与痛苦的感受,而解决的方法就是赋予病人勇气重新面对现实,检视伤痕,承认苦痛的根源,释放被压抑的自我,才可化解纠缠的心结,否则创伤能牵动死亡的本能,引发自毁的意向和行动。所以当罗占危立天台的边缘,转过身来面向女友的幽灵,坦白忏悔,那是一个直接面对创伤的姿态,女友的幽灵于是消失了,主角从死亡的阶梯上拉回自己,因为他不再刻意忘怀,而是将创伤变成生命的合成体,与它共存——这是将记忆挖出黑洞,重组于阳光下的自救方式。 “人最难于了解的是自己,而人很多时候都十分脆弱,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日积月累便会变成心结,这些心结是家人和朋友所无法理解的,因此人必须学会调息和爱护自己。”这些接近自言自语的电影旁白,在哥哥自杀离世后的日子听来,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哥哥在片中的演出细腻自然,饰演的心理医生时而理性专业,时而惊惶失措,眼神失焦、涣散,脸容扭曲、憔悴,演活了一个精神病患者饱受心魔煎熬却又苦无出路的境况。在哥哥演艺历程的最后时段,着重于对人物内心世界更深入的挖掘。
下面我们就来进行影片的分析,正如影片的英文名一样,Inner Senses,影片要展示给我们的,是人的复杂多变的内在的精神世界。 故事刚开始就如大家看到的,是在诡魅的气氛中铺展开,女孩章昕新搬进一套旧公寓。环境的阴郁晦暗和邻居装神弄鬼的捉弄,使原本就疑神疑鬼、神情恍惚的她,脑海中出现更多鬼魂幻像,她看过很多心理医生,但仍然生活在抑郁和恐惧中。 罗医生就是张国荣饰演的资深的心理医生,他接受了转介的章昕。我们看到章昕是由她的姐夫转介到罗医生那里的。这里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思考。章昕的姐夫也是心理咨询师,而他为什么不亲自给章昕做咨询呢?这里就是我们说的亲属或者说是熟悉的人不能为来访者做咨询,因为彼此太熟悉,咨询师对来访者可能会有一些固有的主观的看法或者态度等因素,所以熟悉的人是不能为来访者做心理咨询。当章昕第一次被她表姐逼着到罗医生的咨询室的时候,因为她早就已经经过了许多类似的心理咨询,所以她始终是怀着排斥的态度来面对心理咨询的,总以为自己心理是正常的。也就无法打开心扉,这样也就不能达到心理咨询的最终目的。这种现象在心理咨询中叫做“阻抗”。“阻抗”这个词是由精神分析的创始人弗洛伊德最早提出的,是指人对于心理咨询过程中自我暴露与自我变化的抵抗。就是说假如我是一个来访者,这位同学是一位咨询师,现在我要去到咨询师那里去做咨询,结果咨询师问了我好多问题,我要么不说话,要么对咨询师撒谎,就是不配合。就是说我们要对别人暴露我们真实内心世界的时候,为了不使我们的自尊受到威胁,会有意识的去采取一种抵抗或者逃避的方式。这其实就是我们说的自我防御机制。这种情况当然对心理咨询的开展是不利的。 下面我们来想一下罗医生是怎么做的? 章昕问罗医生“您相信鬼吗?”医生:“天下之大,无其不有”。罗医生的回应在心理咨询中叫“共情”,在台湾的咨询界又叫做“同理心”。这个概念是由人本主义创始人罗杰斯提出的,即设身处地、感同身受地理解和接纳来访者的一切,不以自己的价值观或态度去教导、指责或批判来访者。共情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为下一步的咨询或治疗打下基础,同时共情的本身也具有治疗的作用。比如,有来访者做咨询时说到伤心处会极力咽泪水,咨询师就可以说:“想哭就哭吧。没关系,我能理解,慢慢说。”这样的话就可以拉近来访者与咨询师的心理距离,让他感觉到他被你接纳。又比如说有来访者来做咨询的时候,对咨询师说他自己最近特失败,他挂了好几门课,他女朋友也跟他分手了等等,这个时候咨询师就要设身处地的去理解他的苦恼和痛苦。而不能说,你看你怎么这么没用,这么简单的事情你都做不好类似这样的话,这样咨询师只是从自己的价值观主观地去评价来访者,会使来访者失去对咨询师的信任,也就会再次出现我们前面说的阻抗。来访者就不愿意再谈他的问题。如何解除阻抗和使用共情对于我们在座的心理咨询感兴趣或者说以后想从事心理咨询行业的同学来说非常重要。大家可以注意一下。 接下来章昕在房东家里吃饭被吓坏了,然后给罗医生打电话。罗医生在安慰了章昕以后,通过查看章昕的日记来了解她过去的经历。这里我要给大家讲是:罗医生通过查看章昕的日记等途径来了解她的内心世界。虽然这样做对咨询的顺利完成提供了帮助。但是他未经得当事人章昕的同意,侵犯了来访者的隐私,这在实际心理咨询中是不允许的。就是说心理咨询这个行业很特殊,很多时候是在和人的秘密打交道,但是也不能违反我们基本的道德的要求。当然作为电影来说,仅仅是为了推动情节的发展。 然后罗医生了解到了章昕背后隐藏着内心情绪的郁结。我们现在就一起来分析章昕抑郁和恐惧的原因。章昕的表面恐惧是怕鬼,并声称见到鬼,这在心理学上叫“症状”。症状是表面上的,是人们看得见的东西,如同一个人感冒,其表现症状可能是发烧、打喷嚏、流鼻涕或咳嗽等。表面症状会提醒自己该关注自己了,但是当事人并不知道自己内心需要的到底是什么? 罗医生就是用了精神分析的方法。我们大家一起来简单地了解一下精神分析。精神分析学派认为人们产生抑郁、恐惧等症状是跟他童年的经历有关,如果说童年的欲望没有得到满足的话就被压抑在潜意识当中。潜意识是我们平时感觉和意识不到的。而这种被压抑的负面情绪不会因为个体年龄的增长和理性的增加自动消失。一旦遇到重大挫折或强刺激,压抑在潜意识当中的消极能量就会被唤醒,这样当事人就会感觉到痛苦不堪甚至导致自杀。比如说:有人口吃,我们在做精神分析的时候会发现,其实他小时候说话特别利索,但是他的父母嫌他唧唧喳喳话太多,就会说他,久而久之,这个孩子就有可能在和父母说话的时候紧张,不自信,逐渐就会演化为口吃。就是说他要表达的欲望没有得到满足。另外比如说陈凯歌导演的电影《无极》被胡戈恶搞成了《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一个单纯孩子小时候因为小女孩抢了他的馒头,长大后变的冷酷,残忍。这就是他的一种渴求信任和真诚的欲望没有得到满足。这当然是一个极端搞笑的例子了。而章昕由于童年时期父母争吵和离异的经历导致了她的一种无助,恐惧和不安全感。安全感是每个人生存的基本需求,一个人在这种害怕抑郁的状态下生活,必然导致心理不健康,出现各种症状,其主要症状之一,就是出现了“鬼”的幻觉。章昕恐惧症状的背后是对父母亲的需要、依恋、也是对对被忽视、被遗弃的愤怒,和无助感产生的恐惧。 所以作为专业心理医生,罗医生果断地采用面质疗法。面质技术在心理咨询中,是指心理咨询师指出来访者身上存在的矛盾。面质可以激励来访者放下自己有意无意的防卫心理,来面对自己,面对现实。 罗医生说“首先你要承认以往发生的全部都是事实。父母离婚,令你从小失去保护,在处理感情方面你很失败,是你的思想影响了你的言行,令你常常说见鬼和自杀。其实,如果你不喜欢某些人或做某些事情,尝试放弃,如果你不可以放弃,尝试接受他们。因为这样你才可以接受一切,做一个真实的你,不再放弃你自己。其实你知道你心里的鬼是谁。”这一段罗医生在尊重、共情基础上对章昕采取了诚恳有力的面质,恰到好处的表达了我们心理学对人们过去生活创伤所持的观点,那就是积极地分析潜意识深处的压抑,承认它的现实客观性。罗医生通过面质帮助章昕来勇敢地面对自己的内心。在这里我要给大家讲的是在做心理咨询的过程中要做面质的话必须要建立共情和咨询者和来访者已经建立了良好的资访关系的基础上来进行,否则的话可能会对来访者造成伤害。所以说大家如果以后要做心理咨询的话,对面质技术的使用一定要谨慎。 最后心理咨询和治疗的结果是让章昕的父母亲回来,让她将由于父母亲的忽视、抛弃的而产生的愤怒情绪宣泄出来,这里使用的是心理治疗中的宣泄疗法。宣泄疗法简单地就是说对将压抑在潜意识里面的痛苦发泄出来。宣泄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特别常见,比如说有人心情不好会大声地喊叫等等,都是一种宣泄的方法。剧中章昕终于在她的父母面前,无所顾忌的表达了自己压抑多年的怨恨和委屈,当痛苦和负面情绪最大限度的宣泄后,她的内心恢复了平衡。症状消失了,“鬼”自然就被驱逐出去了。 到这里章昕的问题就得到了解决。在章昕的问题解决过程中,不知道大家注意了没,章昕对罗医生产生了移情。表现为对罗医生产生了感情。这里我要说的是在咨询过程中咨询师和来访者应该保持的是单纯的资访关系,否则的话就违反了心理咨询中的感情限定原则,这样对咨询师和来访者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尤其是会对来访者带来更大的伤害。所以说,在做咨询的时候一定要把握好感情限定的原则,妥善地处理好移情。当然,如果说资访关系解除,已经认定来访者没有问题了,作为普通人,感情限定的原则就不再适用了。 我们可以看到在章昕的整个心理咨询和治疗过程中,罗医生分析到是由于她童年的痛苦经历压抑在内心,所以产生了抑郁恐惧的情绪。而罗医生是通过共情的方式解除章昕的阻抗心理,然后澄清事实,采用面质和宣泄疗法,来使章昕面对自己,面对现实,使章昕的心灵获得救赎和解脱。 下面我们就要来分析罗医生的问题。其实从罗医生偷看章昕的日记前就已经显现出他的问题了,罗医生说:有些医生喜欢给病人做催眠,而我不喜欢这样的方法,他们不想记起的事,必定是段痛苦的经历,为什么一定要再让他们面临这种痛苦呢。我们说,这种理论在心理治疗中是不对的。如果不去挖掘来访者的内心,也许只是治疗了表面的问题,压抑在潜意识的痛苦继续在压抑,一旦遇到刺激,可能会受到更大的伤害。而罗医生认为医生没有必要去让病人唤醒自己的记忆。他的这个理论并不是从他的专业知识角度去提出,而是他从自己的过往出发,为自己逃避他的前女友死亡的记忆而寻找的借口。就是心理防御机制中的合理化。罗医生本身也在逃避一些东西。 我们可以看到由于初恋女友小鱼在他面前坠楼身亡。这件事情对罗杰的打击非常大,他觉得是自己害死了小鱼,为此背负着沉重的罪恶感。他尘封了所有和小鱼有关的资料,强行把种种痛苦、不安、恐惧和自责一并埋葬。这在心理学上叫做强制性失忆的症状,就是我们前面说的把所有的痛苦强制性的压抑在潜意识里面,而选择了遗忘。这是一种防御机制,在面临巨大创伤面前,人会选择把他遗忘,来减轻自己的痛苦。但是人的大脑很神奇,你选择遗忘你不愿记起的事情,但并不意味着这件事就消失了。只是被我们压抑在了潜意识里面,而章昕的自杀和在饭店里遇到小鱼的父母激活了罗医生的这段记忆。 于是罗医生也陷入了幻觉了恐惧之中,而最后他是选择了面对心里的恐惧,在高楼上与小鱼的鬼魂对话。其实,画面中的小鱼并非客观存在的鬼魂,甚至某种程度上与小鱼毫无关系,那只是潜藏在罗杰心里多年的阴影,是他自责、恐惧等情绪的化身,是他一直不肯接受的那部分自我。 你越想忘记一些记忆创伤或者不开心的事情,其实你就会越牢记着。因为当你想着要忘记它时,其实你正加强那个记忆的存在;唯一解决的方法就是:我相信那个记忆是存在,我记着它,当你记着它,将它变成你生命合成的一部份时,它就会与你和平共处。也就是说要面对自己。剧中罗医生勇敢的直视,坦诚的对话,使他终于肯接受那个心魔了。也使自己得到了救赎。 最后天边已经亮起曙光,罗医生和章昕相拥着坐在楼顶,等待新的一天到来。得到了救赎的心灵,终于可以开始崭新的生活了。 我们可以看到,影片最后是在一片绿意中,两只小鸟。暗含着罗医生和章昕他们的内心都获得了自由和救赎。 现在影片的心理分析基本上就完了,我想影片想要反映的,更多的是一种对待生活的态度。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有一段忧伤和痛楚,这些痛楚可能来自一份刻骨的感情、一次道德的缺失、或者说一次失败、一段病痛或灾难。当这些痛楚通彻心扉的时候,我们或许想隐藏想要逃避。 但是我们可以看到隐藏和逃避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就像影片中说的“人最重要是学会一件事,就是要懂得调息自己和爱护自己。”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用不逃避、不否定、不对抗,以面对、接纳和爱的态度去应对生命中的每一次挫折和创伤,用爱去化解生活中的怆痛,从而拥有阳光,幸福和快乐!
《异度空间》是一部非常不错的治疗心理疾病的精神分析类电影。它讲的就是这种陷于自我世界的走火入魔。 还记得片中经典的台词“长期失眠会变成一个恶性循环,没食欲,没精神,严重的就会精神恍惚,再严重的就会崩溃……中国人最要不得的是将精神病三个字跟疯字挂钩,失眠,是精神病。”我觉得说得非常对,中国人总是对精神病抱有偏见,使得很多患者不敢面对,不敢承认而得不到应有的治疗,结果恶性循环,情况越来越差。 影片中林嘉欣饰演的女主角章昕是一个抑郁症患者。她的第一次出场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头发盖住半边脸,黑眼圈很严重,整个人精神状态很不好,给人一种十分不正常的感觉。并且她经常产生幻觉,以为自己见了鬼。情节发展到后面才知道,原来由于幼年父母离异,而且双方都对女主角不闻不问,所以她以为是因为自己不够乖,父母才离婚。对人很缺乏安全感,并且非常敏感,当她的男朋友也一个个地离她而去,她也越来越脆弱。后来在罗医生的帮助下,章昕的父母专门从国外赶回来看她,使她摆脱了自己的心结——把对父母的怨恨发泄了出来。然后恢复了健康。 影片中,张国荣所饰演的心理医生Jim是一个一直在逃避自己的人。高中时他的女友在他面前跳楼自尽,使他存在着心理阴影。并且在潜意识里使自己忘记这件事。平时只知道工作,性格上极其孤僻与封闭,常常独处在家中,从不出去参加朋友聚会。后来当他把往事记起来,就开始精神不振,靠镇静剂维持,逐渐产生了幻觉,想象中的已故女友来到了他的身边向他讨债,最后一个情节是男主角跑到了天台上,准备以死来洗清自己的罪孽,在与幻想中女友的对白中,他学会了坦然面对过去的事情,并且解开了心结。 我非常赞同影片中心理医生Jim在讲座中所说的:我们的大脑从各种不同的途径吸收信息,不但积累了知识和经验,还吸收了很多‘鬼怪’,这些‘鬼怪’是通过各种不同的途径反应到我们的大脑里面,令大家相信有“鬼怪”的事实,这些资讯在脑子里化成影像,就变成了鬼。这就是为什么章昕总是觉得自己见鬼和心理医生最后见到面目全非的女朋友来找他的原因,他们潜意识中所想的东西在精神极度敏感时仿佛就变成了现实。 看了这部电影,我觉得张国荣的死和《异度空间》应该有着千丝万屡的联系,这部片子就像是演绎了张国荣的人生,片子里Jim是个成功的医生,就像张国荣是个成功的演员一样。随着事业和生活中的不断出现的挫折,Jim的心理发生了变化。而张国荣也是在那段时间事业出现了瓶颈,追求完美的他变得焦虑,敏感,也开始像Jim一样靠吃镇静剂来维持正常生活。在重重困扰下,他选择了和他饰演的角色一样的方法去解放自己,可惜的是他没能像影片中的医生一样跨过自己那一关。如果说这部片子成为他自杀的某种因素的话,那么如何面对内心的困苦,是选择逃避,还是勇敢面对,就最后决定了每个人不同的结局。 心理咨询的职业标准规定医生与病人之间必须有所距离的,他们之间不可以走得太近了,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不得产生和建立咨询以外的任何关系。而在《异度空间》里,心理医生和患者不但没有保持距离,而且还因为越来越走近病人的生活,而使自己深陷其中,不能自拔,最后激起自己潜意识里隐藏的心理创伤,使自己也患上了抑郁症。(m.taiks.com)因而作为一个合格的专业心理咨询师,一定要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和患者保持适当的距离。 影片中,Jim为了了解患者情况,而私自翻看了患者的日记,这是有违医德的,即使是为了帮助患者找出症结所在,也不能侵犯他人的隐私。 Jim在陷入精神困境后不敢承认自己有问题,逃避自己而不敢面对,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错误,他只知道一味治疗别人的疾病,却忽略了自己的心理健康,当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后,又碍于面子,不敢接受治疗,导致病情越来越严重,最后差一点酿成悲剧。 所以,当我们当面对这种类型的精神病人时该怎么办呢? 影片开始,章昕对罗医生是不信任的,而罗医生站在患者的角度,表明不否认世界上鬼的存在,耐心倾听患者的哭诉,从而得到患者的信任,使得治疗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所以,我们作为医务工作者可以学习影片中的这一方法,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这部电影中心理治疗的倾诉法就非常有用,两个人都因为与目标对象进行倾诉得以解脱。片中Jim通过和幻想中女友的对白,得到了心灵的解脱。其实到最后是他自己在内心原谅了自己,放下了过去。还有章昕通过对父母的指责,通过倾诉,释放了压在心里十几年的不满,克服了精神障碍。 看了《异度空间》后,我感触很深,所以我们应学会宽恕自己、爱惜自己。为压力所累时要学会自我调节,在遇到困难时找个人倾诉是一个减压的好办法,不要让过重的压力压跨了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