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网

首页 > 说说美文 > 随笔美文 >

随笔美文

描写丽江景色的散文欣赏

随笔美文2021-04-20159举报/反馈

  丽江的天气特别的奇怪,明明刚刚还是大太阳,突然就下起了倾盆大雨,几分钟时间,天空又放晴了,还能在古城清楚的看见远处的玉龙雪山。下面是美文阅读网小编收集整理描写丽江景色的散文欣赏,以供大家参考。

  描写丽江景色的散文欣赏篇一:丽江古城

  起床瞄了一眼手表8点多,丽江和北京相差一个时区,此时应该是当地时间7点多。窗外的雾灰蒙蒙的,能见度不是很好。洗漱完毕后,披着外套走出旅馆。旅馆靠近公路处有流动小摊贩卖着小笼包、油条、苞谷等早晨,小摊周围环绕着热气腾腾的香气,来买早晨的人不是很多,估计我起得太早了。

  等了一分钟的红绿灯,实际上公路空空的,没什么车。朝着丽江古城的方向走去,约莫15分钟就到南大门。古城似乎还没醒来,城里的人似乎还在梦里缠绵,只能听见双脚轻轻踩过青石板路的声音,偶而有一两个身着藏蓝色的、带着藏蓝色的帽子、背着竹篓的纳西族老人弓着背渐渐在视线里走远。街的两边排列着木制结构的楼房、红墙青瓦,房门都紧闭着,掌柜还没醒。夜晚在街上走又是另一种体验:街道两边闪烁着的霓红,灯照在男男女女兴奋的脸上、川流不息的人摩肩接踵地、店小二拍打着节奏轻快的手鼓吸引着往来的眼球。

  路过酒吧一条街,酒吧在一夜的歌舞升平中还没有缓过来,似乎睡得比所有人都要沉。阳光挨着屋檐稍微探出一角,淡黄色的阳光穿过银杏树在四方街投下斑驳的影子。想起昨天晚上,买了一个河灯放到流经酒吧街的溪里,不知今天它流出丽江了没。

  玉龙雪山的融水缓缓地流过大石桥、万子桥、南门桥,流过敬雪楼、四方街、木府,也在寂寞的人、虔诚的人、伤感的人的血脉里流淌。雪水是八百年前的水,桥是八百年前的桥,楼应该变了个模样。八百年后的今天,我和千千万万的游客一样在这座城做短暂的停留,没有骑着马、没有带来茶叶、没有走茶马古道。只是坐大巴、坐火车、坐飞机来寻找一片阳光、期待一次艳遇或来缅怀历史。古时的丽江是商贸之城,能听到马铃叮当声、能看到驮着货物的马帮穿山越岭、能在四方街熙熙攘攘的喧闹中互通有无、或许在溪边浣衣的姑娘正对着你微笑。今天,我们是来消费的,消费当地的历史文化、消费当地人的生活方式、也消费自己闲暇的时光。

  古时的丽江古城属于白天、属于丽江人。今天的丽江则属于夜晚、属于游客。

  在拐角处的小摊贩买了一块纳西米糕。纳西米糕顶面抹了一层橘黄色的糖浆,撒了点芝麻,样子很可人,含在嘴里软绵绵的,甜甜的。米糕应该是八百年前的味道,味蕾又陷入深深的遐想中。

  描写丽江景色的散文欣赏篇二:丽江印象

  丽江,常在小说中读到它,在我的印象中,它是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地方,使我深深向往。今年春节,我终于有幸游览了丽江古城,这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小镇,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下了车,沿着一条小溪步行十来分钟,眼前便出现了一架缓缓转动的水车。我在水车的潺潺水声中,走进了丽江古城。小溪把古城分成了好几份,几座石桥又把它们连成了一个整体。街上的房子,最高不过两层。古城的布局像一只棋盘,街道纵横交错,一不留神,就转到了幽幽的小巷深处,迷失了方向。然而,当我踏在那些泛着青光的石板路上,感受那些小巷和拐角时,竟觉得不迷路会破坏了这种意境。穿行于方圆一二里的古街,我似乎走过了几个世纪。

  到了丽江,如果不去住一下丽江的客栈,那实在是太可惜了。客栈的老板是个热情的纳西族人,他把我们领到了一间可以看见丽江全貌的房间。如果站在客栈的长廊里凭栏远眺,还能依稀看到远处的雪山。我猛地吸了口气,啊,玻璃般的清凛,和着草叶的清爽!我久久地望着天空,大概是生态环境好的缘故吧,这里的天空是那样的蓝,蓝得惊心动魄,带给人旷世的寂寞,又使人对世界产生一种无争的悠游和纯净。

  丽江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沐浴了百年的风雨,但它丝毫不会给你陈旧的感觉。在古城的四方街,热闹程度不亚于都市,只是更多的融入了乡村古朴的生活气息。我看到穿得花花绿绿的妇女,手持搓板,在溪边洗衣服,还看到一些老人坐在街上,演奏着快失传的纳西古乐,形成一道独特风景。小巷深处,升起缕缕炊烟,又消失在被夕阳映红的天空,令我久久沉浸在这唯美的意境中。

  喜欢古城里每一样东西,它们使我想起纳西族古老而神秘的文化和纳西人纯朴善良的面孔!我爱丽江古城!

  描写丽江景色的散文欣赏篇三:彩云之南——丽江

  总是梦想拥有一次能够如品书一般细细回味的旅行,于是,我去了丽江,这个依偎在玉龙雪山脚下,坐拥一米阳光,以“艳遇之城”“发呆天堂”绯闻于世的古老城市。

  列车缓缓停靠在丽江火车站是在凌晨,车站主楼灯火通明,颇具纳西族风情的房顶设计45度倾斜上指天空,仿佛昭示着现代丽江传统与时尚的完美结合,由于丽江是纳西民族的聚居地,于是,汉文、纳西族使用的东巴文、英文便成为了大街小巷只要在有文字的地方就会同时出现的三种译文,而我们,也入乡随俗,欣欣然称呼着别人也被别人礼貌地称呼着“胖金妹”和“胖金哥”,虽然在这个以黑为美,以胖为美的民族看来,我和老公的身材和皮肤颜色离美还差得很远.....

  拎着行李,在料峭的寒风中,我们在新城区中寻找着酒店,却无意中穿过了古城区,初见古城,它宛若睡意正酣的婴儿,在微微露出曙光的深蓝色天穹掩映下,一片寂然,唯有凸凹不平的石板路面和两个矗立面前的巨型圆轮黑影,带给我一丝遥古的遐想。

  当我们洗去舟车劳顿的疲惫,安置好一切,再次回到古城时,已是天色大亮,此时的丽江古城早已睁开了惺忪的睡眼,宛若脱兔的少女,轻松活泼,古城没有城墙,整个城池依山而建、鳞次栉比的木头房檐上俏皮的飞檐和屋角随风摇曳的平安铃是纳西民族建筑风格的浓缩,城口两轮圆形大水车自然是整个古城的标志性建筑,这座古代居民用来汲水灌溉的转轮如今依然缓缓转动,在人声鼎沸、灯红酒绿的古城里不紧不慢地重复着讲述那过去的事儿.....

  冬天的丽江晴朗却不温暖,灿烂阳光遥不可及却又每每让人感到唾手可得,在古城漫步,我们不仅要在平直的早已被无数足迹磨平棱角的石板路上逶迤前行,更要不断地拾阶而上,仿佛是要伸手摸到那一抹金色的绚丽。古城的道路很窄很窄,张开双臂,就能触碰到两边的墙壁;古城的道路很弯很弯,像是分了叉的枝丫,总是在看似无路时另辟蹊径发出一路“新枝”,路边的店铺里不时传来阵阵逍遥欢快,如泉水般清澈的纳西手鼓拍击乐声,这纯粹的逍遥就是动感精灵,沁漫了每一处古老的细胞,赋予了他们无尽的活力,于是,古城轻盈了起来,自在浪漫洒脱成为了主旋律,丽江摇身变成了丽娘,在欢歌笑语中,轻曼地展袖而舞....

  丽江是浪漫的,单身的人们在这里期许着一份美丽的邂逅;丽江是多情的,有情的眷侣在这里渴望着一米阳光那份灿烂的永恒;丽江是休闲的,三三两两的小伙伴们在这里品一壶滇红,围一张小桌,推杯换盏,相谈甚欢;丽江也是神秘的,怀揣梦想的人在这里独自靠向躺椅,抬头看看湛蓝的天空,向前望望剔透的雪山,眯上双眼,让金色刺透眼皮,让凉风轻吻面颊,在充满凉意的绚烂中,一个梦想在慢慢浮现.....于是,古香古色的客栈纷纷打出了“艳遇”、“发呆”“谈情”“读书”“做梦”的揽客招牌。在山顶一处客栈宽敞的阳台上,我仰卧在软软的靠椅里,放眼望去,整座古城尽收眼底,一顶顶纳西风情的木制屋檐随山势变化错落有致地密集分布,屋檐下湿漉漉的青石板小路若隐若现,远处,一座巨大浑圆的佛塔塔尖金光闪闪,它牢牢抓住了我游散的目光,据店家说,这是信奉藏传佛教的纳西人朝圣的地方,我仿佛听到了寺内僧人们手拿转经筒,打坐诵经的谶语声,一句句经文,一声声咒语,化作信仰的长龙,飞驰向佛塔身后冰清玉洁的玉龙雪山上,玉龙雪山的仙女将它幻化成七彩的光环,轻轻放在古城上空,保佑着它平安吉祥.....

  天空蓝得那么纯净利落,云朵绵绵得似乎要与山顶的白雪融为一体,房檐下,一盏红彤彤的纸灯笼拼命地绽放着自己的火热与艳丽,我放空自己,任思绪或有或无,贪婪享受着这奢华,是的,置身两千多米的高空,摒弃一切凡尘俗务,蓝天作被,白云作枕,亲吻着阳光,华丽丽地做一场白日梦,是多么奢侈的幸福!

  夕阳西下,当日的光亮渐渐隐去,夜的幕布徐徐拉开时,不禁夜凉的我们折路返回山脚,而此时的古城已然完全换了一副面孔,白日轻熟的俏皮和无羁的逍遥悄然退去,整个城池正在街边一排排酒吧的灯红酒绿和重金属乐中慢慢沸腾,看吧,夜晚的丽江是妖娆美艳的舞姬,初上的华灯是她撩人的浓妆,鲜红的灯笼是她性感的双唇,闪烁的霓虹是她舞动的流苏,石板路旁淙淙的溪水是她顾盼的眼神,纸醉金迷中,她高调地旋转着,浑身散发着一阵阵充满诱惑的魔力,这诱惑洒遍了全城的每一个角落,在夜色的发酵下,在酒精的催生中,愈发浓烈,于是,天上寥寥的星辰好奇的看着丽江——这座曾经宁静、美丽、温婉的边陲古城,在当代商业文化的渲染下,正日益变得奔放而热烈,时尚而开放......

  我去过阴雨绵绵的平遥,也来过艳阳高照的丽江。平遥,仿佛是一位中规中矩却又不失几分顽劣童真的老者,白日的欢乐过后总会准时伴着寂静的夜晚安然入眠;而丽江,更像是一个虽沾染风尘却内心单纯善良的美艳少妇,白日里她古朴天然,憨直可人,夜幕下,她便会口衔玫瑰,身着彩裙,华丽丽地成为舞池的尤物,她的激情不断催发着玫瑰的芬芳,于是,夜露正浓时,丽江变成了一朵玫瑰花........

踩一下  ()  顶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