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网

首页 > 说说美文 > 随笔美文 >

随笔美文

重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雄威

随笔美文2021-04-20108举报/反馈

  一九九四年第四期《中国青年》杂志发表的徐伟新《重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一文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在经济改革已向纵深发展的今天,意识形态亟需发展,以便为经济建设服务。《重构》一文把当前的意识形态新走向、新特点概括为“多样性”、“冲突性”和“过渡性”三个方面很有道理。这正是理论重振的大好时机。

  中国的老左们亵渎马克思主义多年,以至把马克思主义引向谬误,让普通百姓不敢恭维。老右们则一直企图放弃马克思主义,对宣传马克思主义不感兴趣,抹杀理论对国家政治生活和经济建设的指导作用,致使普通百姓不知道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到底有哪些内容。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就是指经得起实践检验而又不怕批、谁也批不倒的那部分理论。

  比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服务的理论,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之一,谁使两者脱节,违背这一规律,谁就要碰壁。戈尔巴乔夫政治改革的步子迈得太大了,导致了苏联的解体;中国的政治改革则因远远落后于经济改革的形势而导致了一九**的“六?四”风波。老百姓有一句新谚语说得好:“理论若僵化,大政必出岔。”

  至于马克思主义关于“五种社会形态”的理论是不是“基本原理”,当然可以讨论。但是,从实践上看,人为地改变它的发展顺序,跨越资本主义阶段而搞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到目前为止,至少还没有成功的例子,而失败的教训、人类付出的惨重代价却是有目共睹的。

  《重构》一文准确地提到,过去“由于片面强调和突出了阶级斗争等政治内容,并使之教条化,忽视乃至抹煞了马克思关于人的学说”。《重构》一文又准确地指出;“马克思、恩格斯毕生所致力的事业就是人类的解放与人的发展,唯物史观正是由对人的本质的科学揭示而建立起来的。”为了支持《重构》一文作者的这些正确说明,今天不仅补充提出了重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雄威问题,还愿意拿出“重振”的具体行动,寄上《“恶”是历史前进的杠杆》一篇文章,尝试着还“人”以唯物主义的本来面目。编辑同志如觉得这两篇文章对繁荣中国的社会科学有好处,就请不惜篇幅地一并发表。谢谢。

  写于一九九四年

  注:《“恶”是历史前进的杠杆》一文已于2018年8月22日、23日分别发在新浪、电影网、古榕树下、QQ空间、项梅清韵-江山社团等网站上了,有兴趣的话自己找一找吧。

踩一下  ()  顶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