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网

首页 > 说说美文 > 情感美文 >

情感美文

下元节,一个正在死去的中国节

情感美文2023-11-27196举报/反馈

下元节,一个正在死去的中国节

岁月更迭,沧海桑田,很多节日,因为少有人惦念了,都在渐渐地失传。游春赏红的花朝,禁烟食冷的寒食,畔浴祛邪的上巳,还有行至眼下的,祭灵求安的下元。你还有印象吗?农历十月十五,是为下元节。相传这天,水官下凡替人解厄,人们祭神祈福,希求袪祸长安。同时,沿着寒衣节未尽的香火,给天涯彼岸的亲人,续上温暖。下元节这天,也是一年最后一个月圆之日,借一轮满月,寄托人间心愿,今生,不求呼风唤雨,但求小满,小安,小团圆。

下元节,一个正在死去的中国节

下元节,一个正在死去的中国节

别让遗忘,成为遗憾下元节,是不该被遗忘的中国节。下元,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三元,即上元、中元、下元,对应着道家供祀的“三官”天官唐尧,地官虞舜,水官大禹。这三官的诞辰分别为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故将之设为人间的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传说,三元日里,会有三官下凡,为天帝检校人间功罪以定赏罚。正月十五,天官赐福。七月十五,地官赦罪。十月十五,水官解厄。

下元节,一个正在死去的中国节

说来也是感慨。我们耳熟能祥的上元与中元,因为被赋予了更深刻的精神内涵,便在岁月长河中浮起来,愈发清晰,而这零落年关的下元节,却历史的尘埃中慢慢消蚀了。《寻梦环游记》里有一句台词:“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点,遗忘才是。”人也是,节日也是,尤其在这个紧扣生死的日子,我们对待下元节,正如对待亡人的一道投影。如今,过节的人不多了,我们尚且可以通过回忆,维持下元节的生命,可要有天,连记也记不得了,下元节,才是真正死去了。而下元节,祭祀,祈福,焚衣,问安都是情深义重,一片真心。别让遗忘,把中元节变成遗憾,这个凝聚了万千真情的节日,值得被我们好好珍惜。

下元节,一个正在死去的中国节

下元节,一个正在死去的中国节

祭神祈愿,常怀感恩下元节,是中国版的感恩节吗?说来也巧,西方的感恩节在每年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与下元节,总是相隔不远。尽管两者节日内容不同,各自文化积淀更是大相径庭,却都在这凛冬之际,奇异地燃起了同一种精神:感恩。异曲同工,殊途同归,大概是岁暮天寒,人,更容易看到生命中的温暖。

下元节,一个正在死去的中国节

古时的下元节,素有祭神的习俗,祭炉神太上老君,或共庆水官大帝的诞辰,百姓们修斋设醮,祭祷诵经,顶礼膜拜,举行迎神赛会,恭迎神灵到来。南方人家用新谷磨糯米粉做成薄饼,包素菜馅心,油炸成影糕、葱饼,或食品团子,当作供品放大门外"斋天"。北京人用赤小豆做豆沙包,称为“豆泥骨朵儿”,软糯可口,香香甜甜。莆田一带的百姓摆了斋品,把香一根根插在田埂上,毕恭毕敬地祭拜水神,还会在扎彩色小船在河中巡游,这个称为“水色”的民间活动,是为谢恩。百姓们深知,神仙们能听到人间疾苦,及时地禀奏天廷,降下福祉,为人解厄,因而常怀一颗感恩的心,为自己谋福祉的同时,也为神仙奉献着人间烟火处的温暖。

下元节,一个正在死去的中国节

下元节,一个正在死去的中国节

纸衣送暖,互道平安下元节,是余音未尽的寒衣节。寒衣节刚过没几日,又逢下元节了。在很多人的观念里,下元的意义与寒衣无差,悼亡人,焚寒衣,送安暖。未能在寒衣节送上的关怀,补在下元,也依然不迟。不知上界的亲人有没有找到温暖的栖居所,望着窗外凛冽的风,总觉得亲人,单薄无依,也像披着一个寒冷逼人的冬天,居室内的人,总是放心不下的。十字路口处,划了圈,把黄纸和折好的金元宝一并烧去,嘴里不停念着,收着啊,别冻着,家里挺好的,不用挂念,念着念着,恍惚觉得已故的亲人,始终都离我们不远。

下元节,一个正在死去的中国节

曾看到一个网友说,自己的妈妈给刚离世姥姥烧纸时,突然说,以前都是要祖先保佑我们,如今,开始要你来保佑了。我们常常祈求,借祖先之力荫护家业,可面对着一个故去不久的亲人,一句求佑的话,是怎么也不愿说出口的。可无论说与不说,遥远的亲人始终都在祝福你,像你想念他们一样记挂着你。一丛火焰,两盏心灯,冥冥之中,心心相通,下元节,总是洋溢着宽慰与温暖。

下元节,一个正在死去的中国节

下元节,一个正在死去的中国节

月满人间,唯愿团圆下元节,是一年中最后一个月亮节。上元、花朝、中元、中秋,下元,一年里,有五个月亮节。下元时,满月高悬,普照人间,一年里,这是最后一次联络亲人的机会。而这一轮满月,就是他们留给你的最后一句话:活在当下,珍惜眼前,人生的至味,永远是团圆。这满面示人的月,正如我们用最饱满的情绪,说着最完美的祝福,一切安好,一定放心,山高路远,别再挂念。

下元节,一个正在死去的中国节

这个下元节,愿天地风调雨顺,愿家家和乐团圆,愿前路光明坦荡,愿人人无恙长安。
踩一下  ()  顶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