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网

首页 > 说说感言 > 读书名言 >

读书名言

阅《内经知要》有感600字

读书名言2021-03-2557举报/反馈

阅《内经知要》有感600

 

或许有很多人认为中医理论不能完全指导临床,但殊不知,这其中真正的原因是,施治者并没有完全明白中医理论。以《黄帝内经》为例,对于其中含义的理解,我相信从医者如果能够理解十成十,那么他肯定说不出“理论落后于实践”这种话。而如今,就我了解到的情况,很多中医学校仍然把中医经典列为选修而非必修,这显然是本末倒置的。

 

中医理论是超前的,中医的疗效也是显而易见的。而并非我们所见到的那样,只适用于调养。没有治好病,只能说,是学艺不精,没有完全理解中医理论。

 

如果非要聚一个浅显的例子,就像二进制与十进制的区别,它们都可以计算某一个算式,而都能得出相对于二进制或者十进制来说可行、可理解的答案。而中医理论和西医理论也是如此,她们用不同的方式去解释人体生理病理的奥秘,并且在临床上都被证明了切实可行,只不过中医倾向于模糊、无形而成理,西医可观而普遍。就像2 2=2*2=2^2”一样,方式的不同由处理者认识的不同决定,只要结果可行,就不能用“不科学”来否定中医的结果。

 

所以,尽管现代医学家由《内经》提炼出《中基》,由《金匮》《伤寒》写出《内科》,而且“更加完善”,但不得不否认,后人的东西终究比不上先人,或者说不能完全继承先人的思想。用一句极为老套的话来说,“一千个读者能看出一千个哈姆雷特”,后人如何能保证自己的作品完全符合先人的思想,又如何能保证后辈子弟能不偏不移地理解自己的意思?

 

须知古人读透《内经》《伤寒》,成就了华佗、张仲景,而扁鹊运用经典理论成为起死回生的一代神医,那么我们也是否可以从这些历代名医里,看到经典理论的价值?

踩一下  ()  顶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