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网

首页 > 说说短句 > 励志说说 >

励志说说

曾国藩家书百家讲坛_百家讲坛曾国藩全集

励志说说2021-03-3093举报/反馈


曾国藩家书百家讲坛_百家讲坛曾国藩全集

用兵者必先自治,而后制敌


百家讲坛曾国藩全集


  曾国藩作为近代着名的政治家,对“康乾盛世”后清王朝的腐败衰落,洞若观火,他说:“国贫不足患,惟民心涣散,则为患甚大。”对于“士大夫习于忧容苟安”,“昌为一种不白不黑、不痛不痒之风”,“痛恨次骨”。他认为,“吏治之坏,由于群幕,求吏才以剔幕弊,诚为探源之论”。基于此,曾国藩提出,“行政之要,首在得人”,危急之时需用德器兼备之人,要倡廉正之风,行礼治之仁政,反对暴政、扰民,对于那些贪赃枉法、渔民肥已的官吏,一定要予以严惩。至于关系国运民生的财政经济,曾国藩认为,理财之道,全在酌盈剂虚,脚踏实地,洁已奉公,“渐求整顿,不在于求取速效”。曾国藩将农业提到国家经济中基础性的战略地位,他认为,“民生以穑事为先,国计以丰年为瑞”。他要求“今日之州县,以重农为第一要务”。受两次**战争的冲击,曾国藩对中西邦交有自己的看法,一方面他十分痛恨西方人侵略中国,认为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并反对借师助剿,以借助外国为深愧”;另一方面又不盲目排外,主张向西方学习其先进的科学技术,如他说过购买外洋器物……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曾国藩自幼勤奋好学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汉族,初名子城,字伯函,号涤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孙。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与胡林翼并称曾胡,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四大名臣”。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曰文正。
  曾国藩出生于晚清一个地主家庭,自幼勤奋好学,6岁入塾读书。8岁能读四书、诵五经,14岁能读《周礼》《史记》文选。道光十八年(1838)中进士,入翰林院,为军机大臣穆彰阿门生。累迁内阁学士,礼部侍郎,署兵、工、刑、吏部侍郎。与大学士倭仁、徽宁道何桂珍等为密友,以“实学”相砥砺。太平天国运动时,曾国藩组建湘军,力挽狂澜,经过多年鏖战后攻灭太平天国。
  曾国藩一生奉行为政以耐烦为第一要义,主张凡事要勤俭廉劳,不可为官自傲。他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礼治为先,以忠谋政,在官场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曾国藩的崛起,对清王朝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曾国藩的倡议下,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轮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学堂,印刷翻译了第一批西方书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学生。可以说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化建设的开拓者。


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是晚清一位极具争议的人物,既有“中兴第一名臣”的美称,又有“卖国贼”的恶名。近百年来对他的评价毁誉参半、褒贬不一。但是无论是欣赏他的人还是鄙视他的人,都对他所撰写的《曾国藩家书》推崇备至。时至今日,民间还流传着“为官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的说法。而《曾国藩家书》也不仅仅是一部记录家常的书信集,还是一部蕴含着为人处世、持家教子的人生智慧书。在当今社会,教子成材一直是困扰天下父母的最大难题,很多孩子因为成绩不好就会被贴上“笨小孩”的标签。一百多年前的曾国藩,小时候也被看作是不会读书的“笨小孩”。
  公元1825年的一个夜晚,有一个14岁的小男孩正在点灯苦读。此时这户人家的房梁上趴着一个贼,他就打算等这户人家的灯都熄了,趁着黑灯瞎火他好下来偷东西。这主意是没错,这想法也没错,可问题是底下读书这孩子他特别的笨。他在底下背《岳阳楼记》,磕磕巴巴就是背不下来。倒腾来倒腾去,十几遍下来小偷都基本上会背了。这个小偷最后实在忍不住了,“噌”的从房梁上跳下去了,劈手把他手里的书夺过来,往那个桌上一扔:“瞧你个笨样,你说这文章有什么难背的?”小偷一张口,就把《岳阳楼记》背了一遍。说完了袖子一甩满脸激愤地扬长而去,东西也不偷了。很遗憾,我们不知道这个聪明的贼叫什么名字,但是有幸的是,我们知道这个笨小孩他叫什么名字,他当时名字叫曾子城,这个名字大概我们都不熟,但他后来改了个我们都特熟的名字,就是曾国藩。
  目标的坚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量源泉之一,也是成功的利器之一。没有它,天才也会在矛盾无定的迷径中徒劳无功。

踩一下  ()  顶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