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网

首页 > 说说美文 > 优美散文 >

优美散文

【摆渡】唠叨的父亲(散文)

优美散文2021-04-0385举报/反馈
摘要:父亲老了,渴望见到儿子,话也多了。父亲节,儿子回家了,父亲乐得合不拢嘴。孝敬老人,既要满足他们的物质需求,也要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 但愿天下老人物质富有,精神愉快!


  
   6月20日,礼拜天,是父亲节。早上起来,阳光耀眼,热气逼人。
   “你回家不?”妻子问我。接着又说道:“打个电话就行了,这么热的天。”
   “我必须回去,不能让父亲失望。”我说。
   “母亲节,我回家了。父亲节,我不回能行吗?更何况我那时向父亲作出承诺,父亲节我肯定回家看望他。父母都老了,反而像个孩子,需要儿女的呵护、关爱,也需要感情上的温暖。”我向妻子解释道。
   家里的电话打通了,是父亲接的。
   “爸,我今天回家。”我柔声地对父亲说。
   “好,你回来吧!”父亲的声音里充满喜悦。
   父亲现在非常希望我回家,母亲有时还阻挡,可父亲绝不。这一点,与多年前相比,父母的态度刚好相反。曾经的我由于工作忙,虽然离老家只有8公里路程,有时隔3个月才回老家看望父母。可父亲却说,工作忙就不要回了,年轻人,工作第一。可如今,不过1个月父亲便找借口叫我回老家,最好携妻带女。去年的中秋节,我因出差去了外地,节后才回老家,父亲甚是埋怨,满腹委屈不言自明。我才恍然大悟,父亲不是想吃月饼,而是父亲老了,留恋亲人。
   去市场买了一个西瓜、几斤荔枝,我独自骑电动摩托上路了。
   到了乡下家里,父亲不在,只有母亲在。母亲坐在门廊里,依然在做针线活。过了会儿,父亲回到了家里。
   父亲看到我,坐在我身边,又说东,又说西,没完没了。如果是多年前,我会厌烦地制止,可我现在不了,随他去说吧,只要他高兴,管我爱听不爱听,我都在听。其实父亲在我印象里,一直是个沉默寡言的人。每年的农闲时,他常常坐在大房里祖传的暗红色靠椅上发呆,有时候一天也不言语。他不喜出门,不爱与人打交道,不会说客套话、闲聊。母亲常说父亲是个老实到家的人,就知道窝在家里。然而,父亲老了,话却多了,也爱出门了,还喜唱秦腔,交了三五个老朋友,经常凑到一起吼上几嗓子。
   吃午饭时,我告诉父亲回家的缘由,父亲说他当然知道。
   吃过老娘做的家常饭,我离开厨房,躺在大房的席梦思床上休息。过会儿,父母也回到大房休息。父母的火炕与我的席梦思床相对,相隔六七米,中间并无隔挡。
   母亲躺下了。父亲坐在炕沿上,又说开了,很兴奋。
   “老三,我早上一大早就起来去前村拉水。这几天天旱,用水量大,前村的人一接水,咱后村就没水。”父亲说。
   这是我知道的情形,每年夏季的自来水供应都这样。
   “早上拉水后,我去地里拾麦穗,拾了满满一担笼。到了半下午,我去浇地,用早上拉的水。那一桶子水还在架子车上放着呢。咱家果园里种了一行子玉米,要浇水。咱家种得早,苗都出来了,别人家还没出来。”父亲说。
   父亲的这些话,早上一见到我,他就说过了,他似乎忘记了,又兴高采烈地对我说着。
   母亲终于发话了:“你都70多岁的人了,别伤了自己。你咋这么争呢?”
   父亲突然之间不说话了,像个委屈的孩子,看着母亲。
   父亲是闲不住的。本来家里的地都转让给别人了,可他闲得生病,又要回半亩,早晚侍弄,乐此不彼。
   “你这人阿,我能干,说明我身体好。我再干不动了,就完了。”父亲突然埋怨着对母亲说道。
   父亲很勤劳,这一点,村里人都认同。
   父亲又兴高采烈的接着说:“前几天,我给小玲介绍了一个对象,那男娃是咱邻村的。两个人一见面,都高兴得很,双方的家里人,也都满意。我看能成。”然后他细说了这件事的前前后后,男方家的显赫背景。
   “你说这些干啥吗?老三能知道你说谁吗?你现在咋这么唠叨呢?还说我呢?赶紧让老三好好歇一会儿吧!”母亲对着父亲说道。
   其实,母亲说得很对,我根本听不明白其中的人物关系。
   “没关系,你说吧!我在听。”我对父亲说道。
   听到母亲的抱怨,父亲下了炕沿,坐在了我的床头,继续他的话题。
   又说了半天,父亲忽然站了起来,神秘地问:“老三,上次我给你说的话,你做了吗?等下次打电话,我还要给小红说呢。”小红是我的妹妹,在外地工作。
   “什么话?”我疑惑地问道。
   “入党的事。”父亲认真地对我说。
   “我找党委书记谈过,他让我写份入党申请书交给党支部书记。”
   “这事要抓紧。不入党怎么行呢?你看,你二哥是党员、光辉是党员、园园是党员,人家光辉和园园还比你小,都入党了。对了,你一个月挣多钱?”父亲看着我问到。
   “四五千元吧。”
   “你看,你挣这么多钱,党对你多好。你不入党,就是对党不忠。”父亲的语气很诚恳。
   父亲的道理很朴素,我只有洗耳恭听,认真履行。我每次回家,父亲都要提到入党的事。父亲虽不是党员,但对党有深厚的感情。父亲年轻时当过7年铁路工人,吃了大苦。国家精简下放工人时,父亲主动申请回乡,因为他得了严重的胃病,在深山老林里他无法承受繁重的手抬肩扛枕木的体力劳动。现在父亲老了,可国家没有忘记那代人,富裕后的国家,还给父亲每月发几百元的下放补助。
   半下午到了,父亲说他要去拉水浇地,我便帮他推架子车。
   父亲年纪大了,在我面前话多了,这是我意识到的。可像今天说这么多话,还是第一次。为了说话,他连午睡都放弃了。
   这也许与父亲节有关。我给母亲过过生日、母亲节,可给父亲没有正式过过一次节日。父亲今天高兴了,他感觉到了做父亲的骄傲,他感觉自己同样受到了儿子的重视。
   我想,孝敬老人,既要满足他们的物质需求,也要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
   傍晚我打算回城的时候,父亲跟着我的后面送到村口。我骑上摩托车走出很远,身后飘来父亲的声音:“路上骑车慢点,注意安全……”
   (原创首发)

(责任编辑:副主编)
踩一下  ()  顶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