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网

首页 > 说说美文 > 随笔美文 >

随笔美文

青山观如是

随笔美文2021-04-2197举报/反馈

  一

  “我见青山多妩媚,青山见我应如是”这是南宋辛弃疾的名句,明末清初秦淮八艳之一柳如是读到此两句诗,颇多感慨。感慨辛弃疾视青山如“妩媚”的气魄与胸怀,就像发乎她自己肺腑的心声。于是,便以诗句中的“如是”二字为自己取名:柳如是。柳如是,号河东君,又号蘼芜君。如是,本姓杨,名爱。被徐佛收养后,改姓柳,名隐,浙江嘉兴人,生于明万历416年。

  柳如是自幼聪慧好学,由于家贫,从小被掠卖到吴江为婢女,后来被卖到徐佛家,改名柳隐,妙龄时坠入章台,在乱世风尘中蹉跎于金陵。明末刚愎自用的崇祯帝被弄权者蒙蔽,官场腐败,政局飘摇;画舫笙歌,桨声灯影,轻纱曼舞的秦淮河畔,成为士人追逐歌舞升平的“天堂”。明代文人余怀在《板桥杂记》中把秦淮一带称之为“欲界之仙都,升年之乐国”。当年的金陵,是怎样一个商贾云集,“青楼梦好”的金粉之地?!就是在这样一个纸醉金迷的文化氛围中,孕育出了一道闪烁着异彩的人文景观“秦淮八艳”。美艳绝代,才气过人的柳如是被冠以秦淮八艳之首。她精通音律,长袖善舞,画风简约娴熟,温婉清丽,风雅韵致;书法深得后人赞赏,具有“铁腕怀银钩,曾将妙踪收”之美誉。柳如是留下了不少值得传颂的轶事佳话,以及颇有文采的诗稿,如:《湖上草》、《戊寅卓》等等,她的尺牍被清人称赞为:“艳过六朝,情深班蔡”。

  柳如是幼年被卖到盛泽归家院名妓徐佛为养女。如是聪慧异常,因之,徐佛把如是当作摇钱树,重点栽培,浇水施肥,都是特别小心,唯恐有一点闪失,损坏枝叶,枉费了一片苦心。徐佛动用自己所能,以最高标准对如是进行培养教育,尤其在诗书画,弹琴歌唱方面的功夫,她没有辜负徐佛的期望。如是年方二八,正直小荷才露尖尖角的年龄,诗词歌赋已是名振秦淮了。尤其擅长近体七言诗。她的诗博采众长,前期具有云间派特色,后期受钱谦益影响,且别具高雅精深,沉雄清丽,不同凡俗之特色;作书得虞世南、诸遂良笔法。她的绝世才貌,被当时的复社、及东林党人,以及社会名流们盛赞。妩媚清雅的如是常常打扮成儒生模样,与诸文人纵谈时势,诗歌唱和。是一位特立独行,有胆识,有志气,坚持抗清复明矢志不渝,让许多须眉折腰的巾帼女杰。

  柳如是的特立独行,自然也常常惹得抚养她长大的徐佛头痛、心烦。然而,女儿大了不由娘,更何况徐只想让如是更乖巧一些,不必讲究什么卖艺不卖身的守身法则。可如是自有原则和底线,大腕儿就是大腕儿,尽管徐老板心中诸多不满,照样拿她没法儿。言语轻重都无济于事,她根本就是我行我素,高兴了出来见见客人,不高兴的时候,她就装病*工,谁让她的牌儿亮呢!也许自古大腕儿都一个样,做老板的,也要忍让三分。她是徐老板的一座金矿,万一威逼太甚,有个不测,损失也许难以预料。如是国色天香,才艺绝伦,有“秦淮八艳之首”的美誉。她常常为自己不幸沦为歌伎,被那些所谓的社会名流们当作愉悦情怀,排解郁闷的精神大餐,当花瓶一样欣赏而愤愤不平。

  但为了报答徐佛的养育之恩,她也一时装扮华丽,讨得那些文人雅士,宦官士子们的欢心。逢场作戏之后,如是总会从内心感到委屈和厌恶。回想自己的身世,内心苦楚百倍,又能与谁说?柳如是总归是一介小女子,她再怎么是名妓大腕儿,与封建社会制度相比,她只是万丈尘埃中的一粒微尘,与五彩缤纷的社会相比,她更是苍白到无奈。游走在人生命运的瀚海,为了抵达幸福的彼岸,她究竟付出了多少艰辛?

  二

  郁达夫在《娱霞杂载》中,录有柳如是的《春日我闻室》一诗,赞其文学和艺术才华,如是可称“秦淮八艳之首”。二十世纪著名学术大师陈寅恪读过她的诗词后,“亦有瞠目结舌”之感,对柳如是的“清词丽句”十分钦佩。陈老先生的最后一部著作就是《柳如是别传》,也是他酝酿最久、写作时间最长、篇幅最大、体例最完备的一部作品。全书八十万言,前后写作十年之久。而且是在目盲体衰,工作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先生口述而由助手黄萱女士笔录成书。

  柳如是曾经与南明复社领袖张缚、陈子龙是好友,她与陈子龙情投意合,陈在抗清起义中身亡,柳如是经历了生离死别的苦难煎熬,在肝肠寸断,欲死无门的精神磨难中,挣扎着活了下来。崇祯十四年,心高气傲的柳如是,以二十岁妙龄嫁给了年过半百的东林党领袖,文名颇著的大官僚钱谦益为妾。钱谦益为柳如是在虞山兴建了壮观而华丽的“绛云楼”和“红豆馆”,金屋藏娇。

  “绛云楼”、“红豆馆”的华丽壮观,也许给出身寒苦的柳如是带来过暂且的宁静和温馨。但那奢华与娇宠,并没有使贫寒出身的柳如是意志消沉。她虽然曾经以歌舞为生,她纤弱的身姿也许没有那些为官的男士们伟岸。然而,她玉树临风的傲骨,却是那些谦谦君子们汗颜。当金兵攻破城池,国破家亡人蒙羞的时候,如是劝年长自己三十多岁的丈夫钱谦益与她一道投荷花池殉国。谁知那位大名鼎鼎的官僚钱谦益,在沉思之后,只是说了一句:“水太冷……”畏畏缩缩,不知如何是好。望着汴京满城狼烟,金兵烧杀掠夺,眼见绛云楼不保,柳如是“奋身欲沉池水”,却被那个亡了国的礼部尚书钱谦益硬生生地托住了。

  托起了婷婷藕荷的池水,无缘于钱谦益这样的仕宦“贵族”,只可惜风骨傲然的柳如是,也被钱谦益那样的“谦谦君子”打散了她与出污泥而不染的一池荷花相会的情愫。幸哉,悲哉!人生命运的劫数,并不以自身的意志为转移。

  一个试图在爱情的圣殿里,演绎一场才子佳人的浪漫剧的风尘女子,在那样风雨飘摇的时代,命途多舛再所难免。但她万万不会想到,自己千挑万选的大才子,大名鼎鼎的朝廷礼部尚书,竟然不敢与她一个社会底层的歌伎一同殉国。如是不禁有些心生悲凉:真是世道人心难测啊!

  人生的悲剧总不是孤立存在的,命运的悲喜总与他们生存的时代、环境,以及所受的教育背景具有千丝万缕的瓜葛。但一个人生活得幸福与否,却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概念,正如一样的季节开不出一样的花朵。贫苦出身者不一定胸无大志,富贵中长大不一定具有远见卓识;天天于朝堂之上走动,拿朝廷俸禄,喊皇上万岁者,国难当头时,不一定以生命殉国。人生的剧目怎样上演

  ,关键看一个人怎样去汲取营养,怎样看待生命的意义?也许那是复杂到一种文化,一种制度,一种传统等等因素的大问题,曲曲几段文字怎能够说得清楚?也许那是需要很多人,甚至几代人的努力才能完成的大文章。然而,一代江山社稷的强盛与危亡尽管与那些仕宦们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但他们是统治者,是高高在上的老爷,他们只知道荣誉和地位的尊贵,却不知道黎民百姓就是那尊贵大厦的地基。地基动摇了,大厦将会坍塌。回头看看,哪一个朝代的覆亡,不是由一帮腐化堕落的官僚仕宦挥霍着人民的血汗,践踏着人民的生命,而葬送了赋予自己荣华富贵的江山?又有多少仁人志士们,在卫护那行将崩溃的江山社稷而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钱谦益的苟活行为,也许自有他站在礼部尚书角度的理由和说辞。

踩一下  ()  顶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