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语言教育随笔
中班语言教育随笔【第一篇:中班语言教育随笔】 儿童诗歌的教学,使孩子更富情趣,对生活更加热爱,它能让孩子展开想象的翅膀,走向自信。诗歌《我想》就是这样的一首充满了纯真幻想的儿童诗歌,语言纯净优美,富于韵律美。诗歌每一节的结构基本相同,用词也非常讲究,读起来琅琅上口。尽管在活动前进行了充分的备课,精心的准备,可还有很多不尽人意之处,尽管设计过程中一再努力以孩子为主体,使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体现出孩子是学习的主人,但在有些环节还是指导的不到位。通过今天的活动,我发现了很多不足之处,我把这些牢牢地记在心中,作为我今后教学工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教师的提问语言设计得不够精细,对图片排队这个环节的意图不够明确。这一问题主要表现在问题设计时,封闭性问题多,开放问题少,问题的针对性还不够。如片段:教师在展示图片之后问道“XX的什么地方最好玩”,“如果你也有,你想要做什么”等,这一类问题的针对性还不够,提出的问题应与内容有搭勾。打乱图谱时应让幼儿来学习,并应让幼儿进行验证。 二、对活动上学习诗歌的细节处理得还不到位。活动上还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孩子,给他们尽可能多的机会让孩子们畅所欲言,表达交流。中班的孩子们在听过教师示范朗读之后,他们不可避免的会忽视诗歌中的一些其它段落,从而没有整体的认识,所以在再现表达的时候往往会说的不清晰、不完整甚至是不正确,而我不管是检查性的朗读还是讲析、答问之余的感情朗读,因为怕孩子的乱无章法的回答自己会没有办法当场给予恰当的回应,所以导致我只关注少数能力较强的孩子,请他们发言,片面的将他们的回答拉到自己原先设定的轨道中来,使得多数孩子得不到自由发言和朗读练习的机会。幼儿园《新纲要》强**师要面向全体孩子,所以我的语言活动也必须想方设法调动全体孩子来全身心地投入,还要多思考活动上如何调动每个孩子的积极性,让每一个孩子在每天的活动上都有收获。 通过诗歌《我想》这节课,我对中班的语言课教学又找到了一些方式方法,中班后期幼儿已经能够完全欣赏理解短小的诗歌的涵义和意境,对诗歌已经产生兴趣了,他们爱听,喜欢朗诵,教师就可以帮助幼儿理解诗歌的基础上熟记诗歌内容,并学会有表情地朗诵,更是对诗歌意境的深入。同时,教学时可用身体动作表演,体验多样的情绪,我想用不同艺术形式的同构活动,会让幼儿在欣赏活动中多一份真切的感受。总之,我相信只要自己不断的积累,一定会在教育教学中有所突破与长进的。 中班语言教育随笔【第二篇:中班语言教育随笔】 中班幼儿处于语言飞速发展期。我们常通过语言活动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在这些活动中,发现幼儿常常是被动的学习,幼儿缺乏主动学习兴趣。幼儿常常想说,却不知道怎么表达,有的不能连贯性表达。如何更好地发展幼儿语言表达,在多种尝试中,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让幼儿敢说、爱说。 良好的语言环境包括宽松的心理环境和丰富的物资环境。首先我们创设了宽松的心理环境。每天幼儿一来园,老师就亲切与孩子聊天,问问他们在家吃了什么好饭菜、看了什么电视、和爸爸妈妈说了什么等,鼓励他们把在家发生的开心事说出来,在老师的鼓励下,孩子们经常一来园就和老师、同伴说开了。每一天,我们都安排十五分钟开展“我来说”活动,让孩子轮流上台讲一讲,这一环节成了孩子自我表现的最佳时光。 在平时的观察中,发现孩子喜欢阅读故事图书,于是我们在墙上布置了主题鲜明,画面精美、想象空间大的故事图,如“三只小猪”、“不爱洗澡的小熊”等。活泼可爱的人物形象激起了幼儿观察,讲述的兴趣。他们一有空就驻足观望,与同伴热烈交流,连那些内向、不爱说话的幼儿也会到画前发表评论。渐渐地,发现孩子都喜欢听讲故事。 二、发挥幼儿示范的特殊作用,让每个孩子都能大胆表达。 在集体面前有的孩子爱说,能说、敢说,活动中听到的都是他们的声音;有的孩子因为性格内向,不喜欢说,更不敢说,每次老师问到他,等很久也不见开口。日常活动中,也很少见他主动和别人交往,只有和个别亲近的同伴才说上一两句。如何让不爱说话的孩子敢说呢?我采用的方法是“同伴互带”,就是一个爱说、敢说的孩子带领一个不善表达的孩子,发挥幼儿示范作用。比如在集体面前念儿歌,我会请一个大方的和一个胆小、害羞的孩子一起表演。完后注重表扬内向的孩子,增强其自信。平时看书、自主阅读时,也会进行搭配,并鼓励能力强的幼儿主动教同伴。渐渐地,班上的小朋友都能一个人上台表演,讲故事了。 三、丰富幼儿生活经验和幼儿词汇,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只有让幼儿有事可说,有词可用,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才能不断提高。中班幼儿的生活经验逐渐丰富,他们也喜欢讲述生活中的事和人。这时教师要注重教给幼儿相应的词汇,让幼儿能用规范的语言表达出来。比如春天来了,带孩子春游时,丰富了孩子“万紫千红”、“春暖花开”等词。 中班语言教育随笔【第三篇:中班语言教育随笔】 在幼儿园的语言教学中,教师会针对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而进行。那么如何使语言教学发挥其作用,达到培养幼儿的目的呢? 一、选择能激发幼儿情趣的教学内容。 有趣的内容能够激发幼儿的积极性,提高幼儿讲述欲望。让幼儿根据一幅图片,一段生活经历或情景,发挥自由想象,讲述内容,讲述的内容必须是有根据的、有重点的。有的幼儿在讲述过程中会出现东拉西扯,讲不到重点,这时候,老师就要让幼儿去比较、选择各种可能,讲出与别人不同的情节。例如:在看图讲述《我爱你》中,我针对图片设计了丰富的内容,让幼儿围绕主题画面展开想象,启发幼儿思维的求异性、独特性,讲出不同的内容。让幼儿想象在乐乐身上有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讲出不同的内容。幼儿的构思各自不同,创造性思维得到培养。 二、多种机会激发幼儿的语言和思维。 为了达到培养的目标,教师要利用各种机会不断刺激幼儿的思维。而餐后的故事欣赏不失为一个好时机,既可以让幼儿餐后得到休息,又可以让幼儿在听故事的过程中进行思考和想象。例如有一天,我在午餐后让幼儿欣赏故事《司马光砸缸》的活动中,我设计了一系列的提问:“司马光为什么要砸缸?”“孩子掉进水缸会有什么结果?”“司马光砸缸是砸在缸的什么部位?为什么?”“如果碰到这样的事情你应该怎么办呢?”“有没有比司马光的办法更好的?”等,让幼儿自由想象,帮助幼儿学会多角度看问题。我还围绕一些生活中可能会碰到的问题设计了提问,如“上幼儿园时自己乘坐的车坏了怎么办?”“妇女节来了我们应该做些什么?”等等。通过提问和讨论帮助幼儿活跃思维,为发展幼儿的创造思维创设条件。 三、适当利用绘本教育。 有一种幼儿读物叫绘本,是非常好的教材,它可以提供幼儿许多思考的空间和内容。比如最近,我们班在欣赏《为什么不能》的早期绘本,它里面讲述到了几种小动物因为自己不具备的本领而产生的疑问,小青蛙望着蓝天问妈妈:“为什么我不能在天空中飞?”小鸟又想:“为什么我不能在水里游?”小鱼想的是:“为什么我不能在沙滩上晒太阳?”而小乌龟也想在草地上蹦蹦跳跳地走路,小兔子希望像小猴子一样在树枝上荡秋千,小猴子希望上幼儿园。这些小动物个个都希望自己能拥有别人一样的本领,却忽视了自己的长处。为了能使幼儿理解绘本的图意,明白绘本所蕴含的道理,我采用观察—猜想—分享的方法,让幼儿先观察仔细画面,发现画面上主人公的表情、动态等,接着猜想它们可能出现的情况,它们之间的对话,最后大家一起讨论分享。这样做的结果是:每个幼儿都能用自己的各种感官去体验、去发现,然后组织语言去表达,在这一系列的动用感官的过程中,幼儿的思维得到发展,幼儿的创造潜能得到开发,同时还养成了良好的思维习惯。 幼儿园的语言教学,涵盖了丰富的可供幼儿吸收的内容,具有极大的价值。只要教师组织引导得当,那么对幼儿是非常有意义的。 中班语言教育随笔【第四篇:中班语言教育随笔】 故事是幼儿最爱的一种文学形式。通过故事教学,能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帮助幼儿发展语言的方法。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是以教师讲述故事为重要部分。教师在讲述故事时,咬字要清楚,速度要适当,节奏要比平时谈话稍慢,使他们一边听一边想。讲述故事时,面部表情、眼神和手势都要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而有所变化,这样对小班幼儿的语言表达起辅助的作用。 作为教师,对故事教学中往往不是只讲一遍的而要讲多遍,并要注意方式的变换,培养幼儿倾听的积极性。而我在上《安全大使熊先生》的时候,我在讲述第一遍时就直接用上挂图,发现有些幼儿开始把注意集中在挂图上,对故事的倾听兴趣不高,在给幼儿第二,三遍讲述过程中还是简单的用了挂图的形式,没变换方式,以至在讲述第二遍的过程中幼儿的注意力更加不集中,甚至有的幼儿开始互相说话,因此整个活动来看效果不明显。其实现在来看,一般讲第一遍故事的时候,以不用直观的教具为宜,因为直观的教具容易分散幼儿的注意,不利培养幼儿倾听的习惯。 在故事中的提问,对于小班幼儿的心理发展水平,只能是一些简单、细小的问题。但作为教师要引导幼儿去回答,我们说答案虽然长些,但不要求每个幼儿能连贯的回答,教师自己示范,再让幼儿按顺序连贯的讲述,这样的效果会使幼儿很容易接受、理解。在这个过程中,对于回答不出的或回答错的幼儿,教师不应该表示厌烦,而要肯定他们愿意回答。教师应该是启发和提示,尽量帮助幼儿自己找到正确的答案,总之,要让全体幼儿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提高幼儿语言能力。 中班语言教育随笔【第五篇:中班语言教育随笔】 语言是我们与外界沟通的最直接的方式,作为家长,当您的孩子咿呀学语时,父母是最开心的,每天都会逗孩子,希望孩子能早一天叫“爸爸妈妈”,而当孩子逐渐掌握了语言,喜欢、愿意与您沟通和交流的时候,您会不会因为工作的繁忙而开始厌烦孩子的提问?其实,提问是孩子的提高语言能力的一个很重要的方式。而其实,的确是在幼儿园孩子们也非常的好问,经常会抓住机会来向老师提问,那我们应该怎么与孩子们好好沟通、交流呢? 在孩子们看来,外界的一切事物对于他们都是十分有吸引力的,都是很好奇的。我们班的孩子也不例外,在他们的眼中、心中,时常有奇奇怪怪的问题来问我。但是我发现我们班的孩子都比较不善于在人多的时候,或者说在全班小朋友面前来大声的说出自己想说的话。 在刚开始的时候,我会请孩子们到前面来,“逼”着他来说出自己想说的话,想问的问题,从而来锻炼他的胆量。可是在前一段时间的实践中,发现这个方法似乎并不是很可行。因为我在请孩子上来以后,有很多孩子上前来了以后,站着并不会像我想象的那样和其他坐着的孩子说出自己的问题、想法等,而是一言不发,而这时坐在下面的孩子开始笑他。在之后的几次发生类似的情况后,我觉得不能再用这种方法来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交能力,于是我开始寻找新的方法。 在一次孩子们结束了教育活动后,我请孩子们在座位上休息一下。这个时候,孩子们开始蠢蠢欲动\左顾右盼。我开始有点生气了,这些孩子怎么叫他们上前来讲给大家听,在座位上让他们休息就开始讲话了呢?当我想要提醒他们休息的时候不要讲话的时候,我突然想到了一个办法:我可以请孩子们互相讲讲悄悄话,也可以和我来讲讲悄悄话。而我可以将孩子想说的话大声的将给其他孩子听,间接的将孩子的话传递出去,通过中间平台,缓冲孩子们内心的紧张,从而逐渐改变孩子们心中的那份胆怯,大声说出来。实践发现孩子们愿意来趴在我的耳边向我诉说属于他心中的那份悄悄话,当我把他的话重复给大家听的时候,他会的脸上有一种自豪感,像说告诉其他小伙伴在老师在说我说的话呢。所以,现在我每天都会利用一点时间来进行悄悄话这一活动,让孩子慢慢能表达自己的想法,用语言表达出来。 所以说,大声说出来是孩子们语言表达的第一步,语言和言语是我们班孩子现在最需要提高的方面,完整的话语是我最想听到的,当然,这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孩子们的内心的渴望,渴望知道外界世界的一切,就需要用语言来获取信息,所以我们需要耐心的与孩子们一起来探索、一起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