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网

首页 > 说说感言 > 名人名言 >

名人名言

古代人经典名言名句经典励志(精选200句)

名人名言2022-02-1569举报/反馈

1、下流壅则上溢,上源窒则下枯。释义:

2、俭节则昌,淫佚则亡。一《墨子·辞过》

3、弯弓征战作男儿。一(唐)杜牧《题木兰庙》

4、故人何在?烟水茫茫。一(宋)柳永《玉蝴蝶》

5、知子莫若父,知臣莫若君。一《管子·大匡》

6、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上》

7、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一《论语·卫灵公》

8、生持节操心,死作坚贞鬼。一(唐)邵谒《贞女墓》

9、富而治,此王之道也。——《管子·治国》

10、理无常是,事无常非。——《列子·说符》

11、观其容而知其心矣。——《国语·周语下》

12、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一《荀子·大略》

13、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一《孟子·尽心上》

14、内睦者家道昌,外睦者人事济。一(宋)林逋《省心录》

15、往事无踪,聚散匆匆。——(宋)欧阳修《采桑子》

16、贤愚在心,不在贵贱。一(汉)王符《潜夫论·本政》

17、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明)刘基《卖柑者言》

18、诚者,君子之所守也,而政事之本也。-《荀子·不苟》

19、诫无诟,思无辱。——(汉)刘向《说苑·敬慎》

20、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明)罗贯中《三国演义》

21、天要落雨,娘要嫁人。——(清)王有光《吴下谚联》

22、有出人之志,盖世之材。——(明)方孝孺《深虑论》

23、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晋)王羲之《兰亭集序》

24、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一(宋)陆游《钗头凤》

25、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一(唐)李商隐《无题》

26、眼前多少难甘事,自古男儿当自强。一(唐)李成用《送人》

27、不蔽人之善,不言人之恶。——《战国策·楚策一》

28、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唐)李商隐《乐游原》

29、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一《左传·襄公十一年》

30、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一(宋)苏轼《留侯论》

31、为君不君,为臣不臣,乱之本也。——《管子·小匡》

32、枉己者,未有能直人者也。◆孟子:《孟子·滕文公章句下》

33、量力而任之,度才而处之。——(唐)韩愈《上张仆射书》

34、作诗无古今,唯造平淡难。一(宋)梅尧臣《读邵不疑学士诗卷》

35、文人之笔,劝善惩恶也。——(汉)王充《论衡·佚文》

36、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唐)元稹《菊花》

37、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天天如也。◆孔子:《论语·述而第七》

38、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唐)李白《与韩荆州书》

39、故人故情怀故宴,相望相思不相见。一(唐)王勃《寒夜怀友杂体》

40、铸就而今相思错,料当初,费尽人间铁。一(宋)辛弃疾《贺新郎》

41、政善于内,兵强于外。一(三国·魏)桓范《政要论·兵要》

42、立治有体,施治有序。——(宋)杨时《二程粹言·论政》

43、人情却似飞絮,悠扬便逐春风去。——(宋)晏几道《梁州令》

44、螳螂方欲食蝉,而不知黄雀在后。——(汉)韩婴《韩诗外传》

45、人间岁月堂堂去,劝君快上青云路。——(宋)辛弃疾《菩萨蛮》

46、尊贤任能,信忠纳谏,所以为安也。一(汉)王符《潜夫论·思贤》

47、流水淘沙不暂停,前波未灭后波生。——(唐)刘禹锡《浪淘沙》

48、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南朝·宋)鲍照《代白头吟》

49、知善非难,行善为难。——(宋)罗大经《鹤林玉露·蘧伯玉》

50、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孔子:《论语·里仁第四》

51、爵以功为先后,官用能为次序。一(汉)班固《汉书·外戚恩泽侯表》

52、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唐)张九龄《和黄门卢侍御咏竹》

53、古人却向书中见,男子要为天下奇。◆黄兴:《黄兴集·为陈家鼐书联》

54、故以众小胜为大胜也。为大胜者,唯圣人能之。◆庄周:《庄子·秋水》

55、上能同甘苦,下必同安危。——(宋)梅尧臣《送周介之学士通判定州》

56、有国由来在得贤,莫言兴废是循环。——(唐)李九龄《读(三国志)》

57、竹柏异心而同贞,金玉殊质而皆宝。——(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

58、凡勤学,须是出于本心,不待父母先生督责。——(宋)包恢《论立身师法》

59、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子思:《中庸·第十五章》

60、不行其野,不违其马,能予而无取者,天地之配也。◆管仲:《管子·形势第二》

61、闭门觅句非诗法,只是征行自有诗。——(宋)杨万里《下横山滩头望金华山》

62、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之身。释义:想要影子正,须端正投下影子的标杆;想要

63、言不苟出,行不苟为,择善而后从事焉。——(汉)刘安《淮南子·主术训》

64、人其俗,从其令。释义:到哪个地方,就顺从哪个地方的风俗习惯。一《庄子·山木》

65、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唐)韩愈《杂说四首》

66、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唐)杜牧《阿房官赋》

67、爱人不独利也,待誉而后利之,憎人不独害也,待非而后害之。◆韩非:《韩非·三守》

68、诗缘情而绮靡。释义:诗因为要抒发感情,所以文辞要精妙。——(晋)陆机《文赋》

69、之诚意章,两言慎独。果能好善如好好色,恶恶如恶恶臭,力去人欲,以存天理,则《大学》

70、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入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孟子·梁惠王上》

71、一心忠赤山河见,百战功名日月知。——(唐)吴融《敷水有丐者云是马侍中诸孙悯而有赠》

72、关尹子曰:情生于心,心生于性。情,波也;心,流也;性,水也。◆关尹:《关尹子·五鉴篇》

73、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孔子:《论语·述而第七》

74、吏不廉平,则治道衰。释义:做官的不廉洁公正,政纪政风就会被败坏。——(汉)班固《汉书》

75、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释义:有和无是互相对立而产生,难和易是互相对立而形成。——《老子》

76、附耳之语,流闻千里。释义:即使是在耳朵边上说的悄悄话,也会流传到千里之外。一《文子·微明》

77、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孟子·尽心上》

78、始交不慎,后必成仇。释义:刚交朋友时不慎重选择,最后一定成为仇人。——(清)申居郧《西岩赘语》

79、文章频改,工夫自出。释义:文章应多次修改,使之自然,无人为的痕迹。——(宋)吕本中《宋诗话辑佚》

80、杜塞天下之口,聋盲一世之人。释义:堵塞天下人的口,使一世的民众成为愚民。一(南朝·宋)范晔《后汉书》

81、以避世离俗,清身洁行为贤。释义:能避开人世间的俗气,洁身自好的是贤人。——(汉)王充《论衡·定贤》

82、可使寸寸折,不能绕指柔。释义:古剑可以折成一寸寸的碎片,却不能柔曲绕指。——(唐)白居易《李都尉古剑》

83、损友敬而远,益友宜相亲。释义:不好的朋友要敬而远之,有益的朋友应当亲密相处。——(明)方孝孺《逊志斋集》

84、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释义:孤傲挺拔是松柏的风格,它没有桃李那样妖艳媚人的颜色。——(唐)李白《古风》

85、两虎苦斗,樵夫处其皮;鹬蚌相持,渔人利之。跋疐而授人以隙,智者不为;为之者危。◆刘光第:《刘光第集·杂语-》

86、有志尚者,遂能磨砺以就素业。释义:志向远大者,能磨炼自己,实现志愿。——(北朝·齐)颜之推《颜氏家训》

87、薛收问圣人与天地如何。◆子曰:天生之,地长之,圣人成之。故天地立而易行乎其中矣。◆王通:《文中子山说·巍相篇》

88、识拔奇才,不拘微贱。释义:识别和提拔那些出类拔萃的人,不应为出身低微卑贱所限制。——(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89、《记》日:张而不弛,文武不能也;一张一驰,文武之道也。故君子之于学者,藏焉修焉,息焉游焉。◆梁启超:《梁启超选集》

90、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释义:以天下来考虑问题,必然要依循天下之公理。——(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叙论》

91、号令不虚出,赏罚不滥行。释义:不能发出不切合实际的号令,不能无节制地实行赏罚。——(宋)欧阳修《准诏言事上书》

92、君子失时,白首抱关。释义:一个人尽管才德均优,但失去了时机,可能终生不过是个看门人而已。——(晋)陶潜《韩非》

93、平生闻高义,书剑百夫雄。释义:我此生既懂得做人的大道理,便要在文治武功上出人头地。——(唐)陈子昂《送别出塞》

94、圣人达自然之性,畅万物之情,故因而不为,顺而不施。除其所以迷,去其所以惑,故心不乱而物性自得之也。◆王弼:《老子注》

95、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孔子:《论语·述而第七》

96、皆有可也,知愚同;所可异也,知愚分。孰同而知异,行私而无祸,纵欲而不穷,则民心奋而不可说也。◆荀况:《荀子·富国》

97、天薄我以福,吾原吾德以迓之;天劳我以形,吾逸吾心以补之;天厄我以遇,吾亨吾道以通之。天且奈我何哉!◆洪应明:《菜根谭》

98、事强暴之国难,使强暴之国事我易。释义:国家弱小,侍奉人家困难;国家强大,使人家侍奉自己容易。——《荀子·富国》

99、阴德既必报,阴祸岂虚施?人事虽可罔,天道终难欺。明则有刑辟,幽则有神祗。苟免勿私喜,鬼得而诛之。◆《白居易集·读史》

100、杨朱日:行善不以为名,而名从之;名不与利期,而利归之;利不与争期,而争及之;故君子必慎为善。◆列御寇:《列子·说符篇》

101、水明知月上,木落见梅尊。释义:透过清澈透明的水得知月亮升起,到了树木纷纷落叶时才显出梅花的尊严。——(元)仇远《冷坐》

102、君子以义死难,视死如归。释义:品德高尚的人为了正义而赴死,而且把这看成与回家一样。——(汉)司马迁《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103、子躬耕,或问日:不亦劳乎?子曰:一夫不耕或受其饥,且庶人之职也。亡职者罪无所逃天地之间,吾得逃乎?◆王通:《文中子说·天地篇》

104、所谓博爱,义斯无歧,即孔子所谓: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张子所称民胞物与者是也。准之吾华,当日仁。◆蔡元培:《蔡元培教育论集》

105、面歧路者有行迷之虑,仰高山者有飞天之志。释义:面对歧路的人担心走迷了路,仰视高山的人有飞上云天的志向。——《意林·物理论》

106、不须更待妃子笑,风骨自是倾城姝。释义:不用特意等着杨贵妃一笑认可,荔枝本来就有超凡脱俗的美好气质。一(宋)苏轼《四月十一日初食荔枝》

107、将治大者不治细,成大功者不成小。释义:那些立志做大事的人从来不计较小事,那些立志成大功的人从来不计较小功。——《列子·杨朱》

108、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老子:《老子·六十四章》

109、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老子:《老子·六十八章》

110、天下之势有强弱,圣人审其势而应之以权。释义:天下的形势变化无常,圣人要观察形势以机变的办法来应付其发展、变化。——(宋)苏洵《审势》

11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曰: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不忮不求,向用不臧?◆孔子:《论语·子罕第九》

112、一粒米针穿着吃,一文钱剪截充,但开口昧神灵。看儿女如衔泥燕,爱钱财似竟血蝇。无明夜攒金银,都做充饥画饼。◆张文潜:《元代散曲选·嘲贪汉》

113、.酒杯浓,一葫芦春色醉山翁,一葫芦酒压花梢重。随我奚童,葫芦干,兴不穷,谁人共?一带青山送,乘风列子,列子乘风。◆卢挚:《疏斋集·失题》

114、明主之治天下也,缘法而治,按功而赏。释义:圣明的君主治理国家,遵循法制进行统治,按照功劳大小来奖赏。一(战国·秦)商鞅《商君书·君臣》

115、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释义:在朝廷做官,则为老百姓操劳;在乡野当老百姓,则为国君担忧。——(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116、因而能革,天道乃得;革而能因,天道乃驯。释义:自然规律有继承有革命,只有这样,自然才有新的发展,也才能顺应规律发展下去。一(汉)扬雄《太玄经》
(www.taiks.com)

117、用人而因众誉焉,斯不欲为治也,将以为名也。释义:任用人只根据众人的称赞,这不是想选贤任能治理国家,而只是想图虚名。一(汉)徐斡《中论·审大臣》

118、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根,躁则失君。◆老子:《老子·二十六章》

119、穴深寻则人之臂必不能极矣,是何也?不至之故也,智亦有所不至。所不至,说者虽辩,为道虽精,不能见矣。故箕子穷于商,范蠡流乎江。◆《吕氏春秋·悔过》

120、仁者不以盛衰改节,义者不以存亡易心。释义:忠诚仁义之人不因为政治形势的衰落而改变自己的节操和心志。——(晋)陈寿《三国志·魏志·何晏传》

121、与不善人居,如人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释义:同品德不好的人相处,就像进了卖咸鱼的店铺,时间长了就闻不到咸鱼的臭味了。——《孔子家语·六本》

122、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释义:道德低下而地位显贵,智慧平庸而图谋大事,能力不足而担当重任,是很少能成事的。一《周易·系辞下》

123、相憎者,能生无辜之毁;相爱者,能饰无实之誉。释义:对憎恨的人,能制造出无端的诽谤;对喜欢的人,能加上不符合实际的褒奖之辞。——(唐)马总《意林》

124、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释义:不期望完全按古代的办法,不效法陈规,而是研究当代的事情,从而制定相应的措施。——《韩非子·五蠹》

125、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读。释义:正人君子与比自己地位高贵的人交往从来不现谄媚之容,与比自己地位低下的人交往从来不现轻慢之态。——《周易·系辞下》

126、国家之败,由官邪也;官之失德,宠赂章也。释义:国家的衰败,是由于官吏们的作风不正;官吏没有德行,专宠和贿赂就会公开盛行。——《左传·桓公二年》

127、听之术,日:勿望而距,勿望而许。许之则失守,距之则闭塞。高山,仰之不可极也;深渊,度之不可测也。神明之德,正静其极也。◆管仲:《管子·九守第五十五》

128、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如以辞而已矣,云汉之诗曰:周余黎民,靡有孑遗。信斯言也,是周无遗民也。◆孟子:《孟子·万章上》

129、所谓壹教者,博闻、辩慧,信廉、礼乐,修行,群党,任誉,清浊,不可富贵,不可以评刑,不可独立私议以陈其上。坚者被,锐者挫。◆商鞅:《商君书·赏刑第十七》

130、欲人不知,莫若不为;欲人不闻,莫若勿言。释义:要想不让人知道,最好就是自己不做;要想不让人听见,最好就是自己不说。——(唐)吴就《贞观政要·公平》

131、故日:知何知乎?谋何谋乎?审而出者彼自来。自知日稽,知人日济知苟适,可为天下君;内固之,一可为长久;论而用之,可以为天下王。◆管仲:《管子·白心第三十八》

132、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故声无小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形。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为善不积邪,安有不闻者乎?◆荀况:《荀子·劝学》

133、日:道可受兮,而不可传;其小无内兮,其大无垠;无滑而魂兮,彼将自然;壹气孔神兮,于中夜存。虚以待之兮,无为之先;庶类以成兮,此德之门。◆屈原:《楚辞·远游》

134、其柔筋脆骨,决不能任天下事。释义:没有坚强意志的人,决不能担当天下大事。——《消寒诗话》五十四沧海可填山可移,男儿志气当如斯。——(宋)刘过《盱眙行》

135、世之所不足者,理义也;所有余者,妄苟也。民之情,贵所不足,贱所有余。故布衣入臣之行,洁白清廉中绳,愈穷愈荣。◆虽死,天下愈高之,所不足也。◆《吕氏春秋·离俗》

136、函车之兽,介而离心,网罟制之,吞舟之鱼,荡而失水,蝼蚁苦之,故鸟兽居欲其高,鱼鳖居欲其深,夫全其形生之人,藏其身也,亦不厌深渺而已。◆王士元:《亢仓子·全道》

137、玉以洁润,丹紫莫能渝其质;松表岁寒,霜雪莫能凋其采。释义:玉石因为洁润,朱砂不能改变它的本质;松树由于耐寒,霜雪不能毁掉它的神采。——(隋)杨广《下苏威手诏》

138、天下之事,虑之贵详,行之贵力,谋在于众,断在于独。释义:天下的事情,贵在考虑详尽,贵在努力实践,贵在依靠众人的智慧,贵在自己有主见。——(明)张居正《陈六事疏》

139、下君尽己之能,中君尽人之力,上君尽人之智。释义:糊涂的君主用自己的能力治国,平庸一般的君主用众人的气力治国,贤明的君主则用众人的智力治国。——《韩非子·八经》

140、君子为国,观之上古,验之当世,参以人事。释义:君子治理国家,必须观察历史上的经验教训,检验当世的实际情况,并加以人事上的反复比较。一(汉)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

141、子墨子曰:必去六辟。嘿则思,言则诲,动则事。使三者代御,必为圣人。◆必去喜,去怒,去乐,去悲,去爱,而用仁义。手足口鼻耳,从事于义,必为圣人。◆墨翟:《墨子·贵义》

142、父母有疾,冠者不栉,行不翔,言不惰,琴琴不御,食肉不至度味,饮酒不至变貌,笑不至矧,怒不至詈。疾止复故。有忧者侧席而坐,有丧者专席而坐。◆戴圣:《礼记第一·曲礼上》

143、天下至大,方身则小;生为重矣,比义则轻。释义:天下是最大的,但比起身体就太小了;生命对人是最重要的,但比起正义原则就微不足道了。——(唐)魏征《隋书·诚节传论》

144、邪来因烦恼,正来烦恼除,邪正疾不用,清净至无余。菩提本清净,起心即是妄,净性在妄中,但只除三障。世间若修道,一切尽不妨,常现在已过,与道即相当。◆慧能:《坛经·三六》

145、炼句炉槌岂可无?句成未必尽缘渠。释义:作诗好比炼铁,反复锤炼是必要的步骤,怎能欠缺?但是,要写出好的诗句来,也并不仅仅依靠这个。——(宋)杨万里《晚寒题水仙花并湖山》

146、言语者,君子之枢机,谈何容易。凡在众庶,一言不善,则人记之,成其耻累。况是万乘之主,不可出言有失。其所亏损至大,岂同匹夫?我常以此为戒。◆吴就:《贞观政要一慎言语第二十二》

147、能为世必不可少之人,能为人必不可及之事,则庶几此生不虚。释义:如果能够成为世上不可缺少的人,能够成就他人不能成就的事业,那么就可以说没有虚度此生。一(明)陆绍珩《醉古堂剑扫》

148、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孔子:《论语·里仁第四》

149、孔子曰:君子有三恕:有君不能事,有臣而求其使,非恕也;有亲不能不报,有子而求其孝,非恕也;有兄不能敬,有弟而求其听令,非恕也。士明于此三恕,则可以端身矣!◆荀况:《荀子·法行》

150、言长本对短,未离生死辙。假使得长生,才能胜夭折。松树干年朽,槿花一日歇:毕竟共虚空,何须跨岁月?彭生徒自异,生死终无别。不如学无生,无生即无灭。◆白居易:《白居易集·赠王山人》

151、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释义:治理一个拥有千辆兵车的大国,要严肃认真办理国家大事,要守信用;还要节约费用,爱护人民,使老百姓不误农时。——《论语·学而》

152、古人求没世之名,今人求当世之名。吾自幼及老,见人所以求当世之名者,无非为利也。名之所在,则利归之,故求之惟恐不及也,苟不求利,亦何慕名。◆顾炎武:《日知录·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153、孟子曰:源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苟为无本,七八月之间雨集,沟浍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故声闻过情,君子耻之。◆孟子:《孟子·离娄章名下》

154、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之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圣人皆孩之。◆老子:《老子·四十九章》

155、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荀况:《荀子·劝学》

156、子贡日: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日:赐也亦有恶乎?恶徼以为知者,恶不孙以为勇者,恶讦以为直者。◆孔子:《论语·阳货第十七》

157、天地之间,何物非道?赫日当空,处处光明。闭眼之人,开眼即是,岂举世皆盲,便不可与共此光明乎!眼盲者摸索得着,故谓之暗合,不应二千年之间有眼皆盲也。◆陈亮:《陈亮集·又乙巳秋书(与朱熹)》

158、夫天授人以贤圣才能,岂使自有余而已,诚欲以补其不足者也。耳目之于身也,耳司闻而目司见。听其是非,视其险易,然后身得安焉。圣贤者,时人之耳目也。时人者,圣贤之身也。◆韩愈:《韩昌黎文集·争臣论》

159、苟能发奋自立,则家塾可读书,即旷野之地热闹之场亦可读书,负薪牧豕皆皆可读书;苟不能发奋自立,则家塾不宜读书,即清净之乡神仙之境皆不能读书。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160、医善吮人之伤,含人之血,非骨肉之亲也,利所加也。故舆人成舆,则欲人之富贵,匠人成棺,则欲人之夭死也。非舆人仁而匠人贼也,人不贵则舆不售,人不死则棺不买,情非憎人也,利在人之死也。◆韩非:《韩非子·备内》

161、悭数者,耽著财法,秘恪不舍故,故名为悭。悭亦贪分,心怀猥鄙,恪涩畜积。悭于财者,于非所需亦恒积聚。悭于法者,秘其知能不肯授人,亦悭财之变相。故悭之恶为卑私,是徇物以丧其生理者,故可哀也。◆熊十力:《新唯识论》

162、人心如火,世缘如薪,可爱可乐之境当前,如火遇燥薪,更益之油矣。若去其脂油,渡以清凉之水,火亦渐息。是以修行之人,常处逝多林中,借其无常之水,以消驰逐奔腾之火,此亦调心第一诀也。◆袁中道:《珂雪斋近集·苦海序》

163、《大学》之纲领有三:明德、新民、止至善,皆我分内事也。若读书不能体贴到身上去,谓此三项与我身了不相涉,则读书何用?虽使能文能诗,博雅自诩,亦只能算得识字之牧猪奴耳,岂得谓之明理有用之人也乎?◆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164、故日不出于户而知天下,不窥于牖而知天道。其出弥远者,其知弥少。故博闻之人,强识之士阙矣,事耳目、深思虑之务败矣,坚白之察,无厚之辩外矣。不出者,所以出之也;不为者,所以为之也。此之谓以阳召阳,以阴召阴。◆《吕氏春秋·君守》

165、朱子云:喻义、喻利,只是这一事上君子见得是义,小人见得是利。如伯夷见饴日:可以养老;盗跖见之日:可沃户枢。◆家南先生日:学莫先于义、利之辨。义者本心之当为,非有而为之也,有为而为则皆人欲,非天理矣。◆张岱:《四书遇·论语》

166、人之性有本恶者,荀子之论,特一偏耳,未可尽非也。小人于事之可以为善者,亦必不肯为;于可以从厚者,亦必出于薄。◆故凡与人处,无非害人之事。如虎豹毒蛇,必噬必螫,实其性然耳。孔子曰:唯上智与下愚不移。圣人之言,万世无弊者也。◆《易》

167、礼起于何也?日: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荀况:《荀子·礼论》

168、言四相,而始之以无我,是诸佛亦只度得我也。我之为我,其相甚粗,而究竟到极微细处。圣佛安之,故日绝日无;学人习之,故日克日度。今人不达此理,故将济人利物,皆看作小事。噫,知现前小事,便是作圣作佛,大解脱之场哉?◆袁宏道:《袁宏道集·家报》

169、生活与乐趣凡食之道:大充,伤而形不臧;大摄,骨枯而血冱。充摄之间,此谓和成,精之所舍,而知之所生。饥饱之失度,乃为之图。饱则疾动,饥则广思,老则长虑。饱不疾动,气不通于四末;饥不广思,饱而不废;老不长虑,困乃速竭。◆管仲:《管子·内业第四十九》

170、陈子禽谓子贡日:子为恭也,仲尼岂贤于子乎?子贡日: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谓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绥之斯来,动之斯和。其生也荣,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孔子:《论语·子张第十九》

171、仕非为贫也,而有时乎为贫;娶妻非为养也,而有时乎为养。为贫者,辞尊居卑,辞富居贫。辞尊居卑,辞富居贫,恶乎宜乎?抱关击柝,孔子尝为委吏矣,日,会计当而已矣。尝为乘田矣,日,牛羊茁壮长而已矣。位卑而言高,罪也;立乎人之本朝,而道不行,耻也。◆孟子:《孟子·万章下》

172、士君子之所能不能为:君子能为可贵。不能使人必贵己;能为可信,不能使人必信己;能为可用,不能使人必用己。故君子耻不修,不耻见污;耻不信,不耻不见信;耻不能,不耻不见用。是以不诱于誉,不恐于诽,率道而行,端然正己,不为物倾侧,夫是之谓诚君子。◆荀况:《荀子·非二十子》

173、人生于财,死于财,荣辱于财。无钱对菊,彭泽令亦当败兴;倘孔氏绝粮而死,还称大圣人否?无怪乎世俗之营营之矣。◆究竟人寿几何,一生吃着,亦自有限;到散场时,毫厘将不去,只落得子孙争嚷多,眼泪少。死而无知,真是枉却;如其有知,懊悔又不知如何也?◆冯梦龙:《冯梦龙诗文·序·贪秽部》

174、立德、立功、立言、立节,谓之四不朽。自夫杂霸为功,意气为节,文词为言,而三者始不皆出于道德,而崇道德者又或不尽兼功节言,大道遂为天下裂。君子之言,有德之言也;君子之功,有体之用也;君子之节,仁者之勇也。故无功、节、言之德,于世为不耀之星,无德之功、节、言,于身心为无原之雨:君子皆弗取焉。《诗》

175、子路入。子曰:由,知者若何?仁者若何?子路对日:知者使人知己,仁者使人爱己。子曰:可谓士矣。子贡入。◆子曰:赐,知者若何?仁者若何?子贡对日:知者知人,仁者爱人。子曰:可谓士君子矣。颜渊入。子曰:回,知者若何!仁者若何?颜渊对日:知者自知,仁者自爱。子曰:可谓明君子矣。◆荀况:《荀子·子道》

176、是则好生以及物者,乃自生之方;施安以及物者,乃自安之术。挤彼于死地而求此之久生也,从古及今未之有焉;措彼于危而求此之久安也,从古及今亦未之有焉。是以昔之圣王知生者人之所乐,而已亦乐之,故与人同其生,则上下之乐兼得矣;圣王知安者人之所利,而己亦利之,故与人共其安,则公私之利两全矣。◆陆贽:《陆宣公集》

177、养志者,心气之思不达也。有所欲,志存而思之。志者,欲之使也。欲多则心散,心散则志衰,志衰则思不达。故心气一则欲不徨,欲不徨则志意不衰,志意不衰则思理达矣。志不养,则心气不固,心气不固,则思虑不达;思虑不达,则志意不实;志意不实,则应对不猛;应对不猛,则失志而心气虚;志失而心气虚,则丧其神矣;《鬼谷子》

178、论日:君子之为善,非特以适己自便而已。其取于人也,必度人之可以与我也。其予人也,必度其人之可以受于我也。我可以取之,而其人不可以与我,君子不取。我可以予之,而其人不可受,君子不予。既为己虑之,又为人谋之,取之必可予,予之必可受。若己为君子而使人为小人,是亦去小人无几耳。◆苏东坡:《苏东坡全集·刘恺丁鸿孰贤论》

179、世之所贵道者,书也。书不过语,语有贵也。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而世因贵言传书。世虽贵之,我犹不足贵也,为其贵非其贵也。故视而可见者,形与色也;听而可闻者,名与声也。悲夫!世人以形色名声为足以得彼之情。夫形色名声,果不足以得彼之情,则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而世岂识之哉!庄周:《庄子·天道》

180、不富于技而能已足者,士之常道也;不分于用而能已成者,士之常职也。仁者,人所以为人之实也。不求仁则失其所以为人;求仁而不得其所以为仁,不可止也。古之人,舍一世之所重以求其所谓仁者;后之人,求一世之重以丧其所谓仁者。夫重与轻不先审,而以其所丧者为所求;人与己不先察,而以其所竞者为所乐荣;可乎?不可也。◆叶适:《叶适集·水心文集》

181、事父尽孝名,事君端忠贞。兄弟敦和睦,朋友笃信诚。从官重公慎,立身贵廉明。待士慕谦让,莅民尚宽平。理讼惟正直,察狱必审情。谤议不足怨,宠辱讵须惊。处满常惮溢,居高本虑倾。诗礼固可学,郑卫不足听。幸能修实操,何俟钓虚声。白硅玷可灭,黄金诺不轻。秦穆饮盗马,楚客报绝缨,言行既无择,存殁自扬名。◆陈子昂:《陈子昂集·补遗·座右铭》

182、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辍。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短歌行》

183、网罗重重,与虚空而无极;初当冲决利禄之网罗,次冲决俗学若考据、若词章之网罗,次冲决全球群学之网罗,次冲决君主之网罗,次冲决伦常之网罗,次冲决天之网罗,次冲决全球群教之网罗,终将冲决佛法之网罗。然真能冲决,亦自无网罗;真无网罗,乃可言冲决,故冲决网罗者,即是未尝冲决网罗。循环无端,道通为一,凡诵吾书,皆可于斯二语领之矣。◆谭嗣同:《谭嗣同文选注》

184、世言忠者不两立,忠孝亦有二乎?见于事君谓之忠,见于事亲谓之孝。入见其孝也,而不知有忠之道存焉。日孝而已矣。人见其忠也,而不知有孝之道存焉,日忠而已矣。一行非孝,非忠也;一念非忠,非孝也。天地之大也,日月之明也,人物之众也,其可感而通者,莫疾乎忠与孝也。虽庸人、孺子,一行其孝而风俗为之变,世之行政施化有弗能焉。◆揭侯斯:《揭傒斯全集·送艺林诗序》

185、众人以顺境为乐,而君子乐自逆境中来;众人以拂意为忧,而君子忧从快意处起。盖众人忧乐以情,而君子忧乐以理也。◆若心中常得悦心之趣,得意时便生失意之悲。:有一乐境界,就有一不乐的相对待;有一好光景,就有一不好的相乘除。只是寻常家饭,素位风光,才是个安乐窝巢。◆山林是胜地,一营恋便成市朝;书画是雅事,一贪痴便成商贾。盖心无染者,欲境是仙都;心有萦牵,乐境成悲地。◆洪应明:《菜根谭》

186、襄公有疾,召顷公而告之,日:必善晋周,将得晋国。其行也文,能文则得天地。天地所胙,小而后国。夫敬,文之恭也;忠,文之实也;信,文之孚也;仁,文之爱也;义,文之制也;智,文之兴也;勇,文之帅也;教,文之施也;孝,文之本也;惠,文之慈也;让,文之材也。象天能敬,帅意能忠,思身能信,爱人能仁,利制能义,事建能智,帅义能勇,施辩能教,昭神能孝,慈和能惠,推敌能让。此十一者,夫子皆有焉。◆《国语卷二·周语中》

187、既以非之,何以易之?子墨子言日: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然则兼相爱。交相利之法将奈何哉?子墨子言: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是故诸侯相爱则不野战,家主相爱则不相篡,人与人相爱则不相贼,君臣相爱则惠忠,父子相爱则慈孝,兄弟相爱则和调。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凡天下祸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爱生也,是以仁者誉人。◆墨翟:《墨子·兼爱上》

188、语云欢喜冤家,冤家由欢喜得也。夫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辟如蠹然,以木为命,还以贼木,忍乎哉!被夫售谗行诳,手自操戈,斯无所蔽罪者矣!乃若垂成而败之,本合而离之,同欢而独据之,他好而代有之,天乎?人乎?是具有冤家在焉!然仇不自我,两人欢喜固在也,以冤家故愈觉欢喜,以欢喜故愈得冤家。况乎情之所钟,万物皆赘;及其失意,四大生憎,仇又不独在冤家矣!不情不仇,一不仇不情。嗟夫,非酌水自饮,亦乌知其冷暖乎哉!◆冯梦龙:《冯梦龙诗文·情仇类》

189、自吾之事夫人友若人也,三年之后,心不敢念是非,口不敢言利害,始得夫子一眄而已。五年之后,从心之所念,庚无是非;从口之所言,庚无利害,夫子始一引吾并席而坐。九年之后,横心之所念,横口之所言,亦不知我之是非利害欤;亦不知彼之是非利害欤;亦不知夫子之为我9币,若人之为我友,内外进矣。而后眼如耳,耳如鼻,鼻如口,无不同也。心凝形释,骨肉都融;不觉形之所绮,足之所履,随风东西,犹木叶干枯,竟不知风乘我邪?我乘风乎?◆列御寇:《列子·黄帝篇》

190、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于陛下之职分也。◆诸葛亮:《前出师表》

191、仁无术而不行。尧、舜之政,周、孔之教,神农之药,皆术也,皆所以行其仁也。使尧、舜、周、孔、神农虽仁其民如婴儿,而无术以及之,其奚能为?虽然,后之人为政教医药,其历民加倍焉。岂古人之术不仁与?日:仁者见之谓之仁也。见何在?志是已。孔子称志于道,孟子称尚志,又日:夫志,气之帅也。志之所在,不特慧力与俱,而精诚之至,天亦相之。今之为政教医药者,推其志果可以见周公、孔子、神农乎?然则其术之不工也,乃其志之不仁也。◆袁枚:《小仓山房诗文集·送医者韩生序》

192、天地贞观,日月代明,惟其有常,万古不倾。于穆不已,维天之命,降哀于民,是日恒性。厥性维恒,学亦视此,日有孜孜,毙而后已。成汤目新,文王缉熙,学而不厌,是为仲尼。立志既定,持之以久,斯须有问,神气不守。迷不知往,有时改移,既识其途,夫又何疑?譬彼山林,前哲启之,坦坦康庄,小子履之。流沙、昆仑,程途万千,西辕不止,终造其巅。即不自力,或鼓或罢,中无驻足,不登即下。下将焉之?泥涂荒秽,邈矣云逵,呜呼不再!学已过时,毋或不勤,我兮自誓,敢告天君。◆归庄:《归庄集·恒轩箴》

193、或云英雄造时势,或云时势造英雄,此二语皆名言也……余谓两说皆是也。英雄固能造时势,时势亦能造英雄,英雄与时势,二者如形影之相随,未尝少离。既有英雄,必有时势;既有时势,必有英雄……然则,人特患不英不雄耳,果为英雄,则时势之艰难危险何有焉?暴雷烈风,群鸟戢翼恐惧,而蛟龙乘之飞行绝迹焉;惊涛骇浪,僬鱼失所错愕:而鲸鲲御之一徙千里焉。◆故英雄之能事,以用时势为起点,以造时势为究竟。英雄与时势,互相为因,互相为果,造因不断,斯结果不断。◆粱启超:《饮冰室合集·专集·自由书》

194、人之所以为人,血气成之,缓急、刚柔、静躁、宽猛、毗阴毗阳,各有所偏,虽性行高美之贤,未有能免之者也。孟子曰:伯益隘,柳下惠不恭。孔子曰:求也退,由也兼人。又日: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以此诸言,未能中和也。张南轩谓晦庵气质英迈刚明,未免偏隘。若朱子于唐仲友之事,疾恶太严,所谓偏隘也。范文正之高节远志,而与魏公事,拂袖而去,所谓激也。谢上蔡二十年绝欲,陆子静直明本心,而朱子谓其气质用事,尚须磨砻,去圭角,浸润见光精。又谓看来人全是气质,以此知气质之害乎,为圣者所难也。◆康有为:《康有为全集》

195、人量随时长,亦有人识高而量不长者,是识实未至也。大凡别事人都强得,惟识量不可强。今人有斗筲之量,有釜斛之量,有钟鼎之量,有江河之量。江河之量亦大矣,然有涯,有涯亦有时而满,惟天地之量则无满。故圣人者,天地之量也。圣人之量,道也。常人之有量者,天资也。天资有量者,须有限。大抵六尺之躯,力量只如此,虽欲不满,不可得。且如人有得一荐而满者,有得一官而满者,有入两府而满者,满虽有先后,然卒不免。譬如器盛物,初满时尚可以蔽护,更满则必出。此天资之量,非知道者也。◆程颐、程颢:《二程集·遗书卷十八》

196、立志之始,在脱习气。习气熏人,不醪而醉。其始无端,其终无谓。袖中挥拳,针尖竞利,狂在须臾,九牛莫制。岂有丈夫,忍以身试?彼可怜悯,我实惭愧。前有千古,后有百世。广延九州,旁及四裔。何所羁络?何所拘执?焉有骐驹,随行逐队?无尽之财,岂吾之积。目前之人,皆吾之治。特不屑耳,岂为吾累。潇洒安康,天君天系。亭亭鼎鼎,风光月霁。以之读书,得古人意。以之立身,踞豪杰地。以之事亲,所养惟志。以之交友,所合惟义。惟其超越,是以和易。光芒烛天,芳菲匝地。深潭映碧,春山凝翠。寿考维祺,念之不昧。◆王船山:《王船山诗文集·示子侄》

197、人无志,非人也。但君子用心,有所准行,当量其善者,必拟议而后动。若志之所之,则口与心誓,守死无二,耻躬不逮,期于必济。若心疲体邂,或牵于外物,或累于内欲;不堪近患,不忍小情,则议于去就,则二心交争,则向所以见役之情胜矣。◆或有中道而废,或有未成而败,以之守则不固,以之攻则怯弱,与之誓则多违,与之谋则善泄;临乐则肆情,处逸则极意。故虽荣华熠熠,无结秀之勋;终年之勤,无一日之功。斯君子所以叹息也。若夫申胥之长吟,夷齐之全洁,展季之执信,苏武之守节,可谓固矣!故以无心守之,安而体之,若自然也。乃是守志盛者也。◆嵇康:《家诚》

198、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今有仁心仁闻而民不被其泽,不可法于后世者,不行先王之道也,故日,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诗云,‘不愆不忘,率由旧章。’遵先王之法而过者,未之有也,圣人既竭目力焉,继之以规矩准绳,以为方圆平直,不可胜用也;既竭耳力焉,继之以六律正五音,不可胜用也;既竭心思焉,继之以不忍人之政,而仁覆天下矣。故日,为高必因丘陵,为下必因川泽;为政不因先王之道,可谓智乎?是以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孟子:《孟子·离娄章句上》

199、鉴激刺感情之弊,而专尚陶养感情之术,则莫如舍宗教而易以纯粹之美育。纯粹之美育,所以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惯,而使人我之见、利已损人之思念,以渐消者也。善以美为普遍性,决无人我差别之见能参人其中。食物之人我口者,不能兼果他人之腹;衣服之在我身者,不能兼供他人之温,以其非普遍性也。美则不然。即如北京左近之西山,我游之,人亦游之;我无损于人,人亦无损于我也。隔千里兮共明月,我与人均不得而私之……所谓独乐乐不如与人乐乐,寡乐乐不如与众乐乐,以齐宣王之昏,尚能承认之。美之为普遍性可知矣。且美之批评,虽间亦因人而异,然不日是于我为美,而日是为美,是亦以普遍性为标准之一证也。◆蔡元培:《蔡元培哲学论著·以美育代宗教说》

200、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为者,至矣!知天之所为者,天而生也;知人之所为者,以其知之所知以养其知之所不知,终其天年而不中道天者,是知之盛也。虽然,有患。夫知,有所待而后当,其所待者特未定也。庸讵知吾所谓天之非人乎?所谓人之非天乎?且有真人而后有真知。◆何谓真人?古之真人不逆寡,不雄成,不谟士,若然者,过而弗悔,当而不自得也。若然者,登高不栗,入水不濡,人火不热,是知之能登假于者也若此。◆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不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真人之息以踵,众人之息以喉。屈服者,其嗌言若咄。其耆欲深者,其天机浅。◆古之真人,不知说生,不知恶死,其出不欣,其入不距翛然而往。翛然而来而已矣。不忘其所始,不求其所终。受而喜之,忘而复之。是谓之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是之谓真人。若然者,其心志,其容寂,其颡頯。凄然似秋,嗳然似春,喜怒通四时,与物有宜而莫知其权。◆古之真人,其状峨而不明,若不足而不承;与乎其觚而不坚也,张乎其虚而不华也;邴邴乎其似喜也,崔乎其不得已乎,溶乎进我色也,与乎止我德也,厉乎其似世也,警乎其未可制也,连乎其似好闭也,悗乎忘其言也,以刑为体,以礼为翼,以知为时,以德为循。以刑为体者,绰乎其杀也;以礼为翼者,所以行于世也;以知为时者,不得已于事也;以德为循者,言其与有足者至于丘也,而人真以为勤行者也。故其好之也一,其弗好之也一。其一也一,其不一也一。其一与天为徒,其不一与人为徒,天与人不相胜也,是之谓真人。◆庄周:《庄子·大宗师》

踩一下  ()  顶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