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网

首页 > 说说美文 > 优美散文 >

优美散文

小城秋色

优美散文2021-02-01134举报/反馈

  莒南小城多山,因为她就坐落于山岭地带。峰峦起伏险峻巍峨者有:雄伟壮丽的马鬐山,乃宋代杨妙真揭竿而起的举义之地;神秘俊秀的虎山,享有“莒南天佛,世界奇观”的美誉;还有天高气爽的清晨能看见海的“望海楼”,与安徽名山撞车重名的“黄山”,以及干脆就叫做“大山”的山;精致轻灵独兀秀丽者有:赤眉山钟螺绮丽于城东,九顶莲花山树木葱茏美丽地“盛开”在城北。大山小山满满是动人的故事。这一系列山源于一个共同的美丽传说:孙膑隐居县城东北处甲子山时,用神牛犁地泛起的泥土凝聚而成。
  小城虽多山,却又有水乡的韵味。那细细的泉水,从鸡山的沟沟壑壑里涓涓而出,飘逸着望海楼花海的淡淡芬芳,参透了卧佛寺杳杳的云水禅意,汇集在烟波凄迷的鸡龙河里,在新老城区之间穿越西行流入县内第一大河——沭河;虎山山泉的汩汩细流,笑意盈盈,伴随着松林的幽幽香气,哗哗地流进有“山东水库之母”盛誉的石泉湖水库,流入磐龙湖农业示范基地,这儿是一处难得的回归自然的净地,因其独特的野趣,赢得小城人的青睐。穿越磐龙湖的河水蜿蜒腾跃,一路欢歌,顺小城东侧漪涣南行,澄澈清丽的溪水融入县内第二大河——龙王河。两河如慈祥的母亲那修长的双臂,将小城揽入她温暖的怀抱,冬暖夏凉,小城人便于温温柔柔如水的月色中,鸣環淙淙的流水声里,做一个最美最遥远的梦。
  “几夜月中藏鸟影,谁家庭际伴蛩声”(吴融《红叶》)。当小城四周田野里传来蟋蟀的阵阵鸣叫,氤氲白雾中第一片树叶凋落了,小城即将褪去绿色的衣裳,迎来“树树秋声、山山寒色”的美丽季节。当多彩的颜料盒被秋雨打翻,小城的天空大地就会被秋风涂满了炫彩夺目的色彩。不论是翠绿如烟、草长莺飞的春夏,还是雪花飘舞、洁白晶莹的银冬,没有哪个季节能如同小城的秋天这般让人陶醉、沉迷……
  “蓝”“红”“黄”是小城秋天的三元色。
  小城的天蓝蓝的,水蓝蓝的,云白白的。这个季节,你最好是去天湖飞行旅游营体验动力伞飞行的愉悦,或荡舟水天一色的天马湖、波光潋滟的莲花湖、婉约秀丽的鸡龙河,感受湖光山色、碧水蓝天的雅趣。一湖秋水蓝蓝的,净如明鉴。它透澈、幽寂、明朗、空灵、纯净,给你全身心一个激灵,让你五脏六腑通彻透亮。人在蓝天飞行,或荡舟碧水上,彩云、蓝天、秋阳、峻山映入清幽的秋水中,你分不清那是天,那是水,那是山。水、天、云、山、人、芦花、菖蒲,翠柳、小舟、飞行器,分不清是在云中还是在水中。平静、明亮、静谧的秋水,刹那间便成了永恒:只有眼前湛蓝的天空,只有目中色彩斑斓的秋山,只有耳边微拂的清风,只有雪白的云朵杲杲秋阳。“岸芷汀兰”,“光风霁月”,“水木清华”,“不染凡尘”,“绿裙青带”……我第一次体会到:这些写景的美词在这里竟黯然失色,如此苍白。如梦如幻的蓝蓝湖水,让你产生这里就是吴冠中那一幅幅神韵兼备江南风景画的感觉。此时此刻,清代袁枚的诗句会从记忆深处涌上来:“江到兴安水最清,青山簇簇水中生。分明看见青山顶,船在青山顶上行”。
  “小枫一夜偷天酒,却倩孤松掩醉容”(杨万里《红叶》)。当你不经意间走进小城的初秋,淮海路两侧的栾树,站成整整齐齐的队形,挂起无数盏小小的红红的灯笼,在秋风中唱起了“迎宾曲”。一株株栾树,树干挺直,树冠硕大,枝叶繁茂,色彩绚丽,正像杨万里诗中的枫叶那样,因偷喝天酒而有了红红醉意。它和身旁的紫薇、木槿、柿树、石榴树、枣树并肩扯手,高高低低,层层叠叠,繁繁复复,斑斑澜澜,“枝头色艳嫩于霞”(清·黄肇敏《黄山纪游》)。中秋国庆时节,秋阳索性把调色盘对着栾树倾身而泻。这么一来,栾树上顿时热闹起来:深黄、浅黄、金黄、绛红、酒红、玫红、红黄绿相间……顿时,“晓来谁染霜林醉”,一幅五彩斑斓的炫彩水粉画引着你的目光,黏着你的视线,“绛霞烛天,单缬照岫”。沿着栾树延伸的长长甬道,这诗意般的美丽径直走进你的心里,缠绕到魂里、梦里。碧云红穗、灿烂如霞,栾树这“飞焰欲横天”的情怀,给秋色里的小城增添了无限妩媚雅致。此情此景让我斗胆窃改鲁迅一句诗:小城正是秋光好,栾树如丹照嫩寒。
  深秋的天桥路是一年中最美的时候,也是整个小城最美的3公里路段。天桥路之美,美在银杏树。路两侧的银杏树高大挺拔,像严阵以待的士兵,气势非凡。大雁南飞,银杏展开了一年中最华丽的篇章,叶片开始了变化。它没有卷曲、枯萎,而是变成了灿灿的金色。从远处看去,就像是天边升起了一抹金色霞光。秋风飒飒,摇动一树金片,光影洒落,如数不清的金色蝴蝶翩翩起舞,又像一场持续久久的黄金雨;一棵棵银杏树更像优雅的舞者,在风中摇曳,婀娜多姿。路过这儿,金色的银杏叶飘落一身。这个时候,万万不要走得太快,慢慢走细细赏,方不辜负了让人神往入画的风景及这惬意的时光。抬头仰望,几层楼房那么高的银杏树就像大自然举起了一支支饱蘸金色油彩的大画笔,要为蓝天画一幅最亮丽的图画,让人在“自古逢秋悲寂寥”的秋天里精神为之一震。“没在深秋赏过银杏的人,不足以谈秋天。”这话我深信不疑!
  几阵秋风秋雨过后,你最好到小城的四郊走一走。信步而行,触目所及皆是丰收景象。
  草木染黄,雁字横秋。金灿灿的稻谷,黄灿灿的玉米,红彤彤的高粱,沉甸甸的谷穗,田野风光,绚丽多彩。这一切我曾写成一篇散文——《秋来农家檐下香》。不过现在的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的农业生产,让这曾经的一切变成了记忆。小城西郊是沭河冲积平原,袁隆平先生指导的杂交稻落户大店,创杂交稻高纬度单产第一。小城南东北三面多山岭,非常利于花生的生长。“麻屋子,红帐子,里面睡个白胖子。”这谜语让小城人代代口口相传。“秋分刨花生,晚了落果叶落空。”莒南每年的花生种植在40万亩,总产达到1、25亿公斤。上个世纪90年代,农业部授予小城“中国花生之乡”的称号,因而莒南又有“全国花生第一县”称誉。置身于多彩的田野,吃一颗小城花生,舌齿生津,那甘甜香脆的滋味,你久久难以忘怀。
  顺洙溪河南行几里地,便可悠闲漫步于幽深静谧的“栗王景区”。3万余亩的板栗园中,树峦叠翠,曲溪流涧,空气清新,秋光宜人。满树满林无数个金色的小刺猬般的栗壳,笑咧了口,在熠熠秋阳的照射下,含在栗壳的枣红色栗子粒粒如丹。栗王园的板栗,个大、色艳、光滑油亮、果肉嫩黄细腻、甘甜可口,素有“糯香栗”之称。在这儿,300年以上的板栗树有1200余株。其中明洪武年间的一株高大苍劲的板栗树,胸围超过4米,在整个栗园中伟岸耸立,鹤立鸡群。据考证,国内超过700年的板栗树,唯此一棵,故有“栗王”之称。还有充满神话传说的身态各异的“扭龙栗”、“情侣栗”、“连心栗”、“虎皮栗”……这株株璀璨多姿的栗树,蕴藏着一个个秋天的故事,绘画出一幅绝美的、令人陶醉、意境悠远的秋日画。
  从栗王景区西行几里路,那儿便是相沟镇。连续成功举办了几届的“红薯节”,今年借首届“农民丰收节”之际,秋分日再一次于沈堡社区拉开帷幕。“红薯”小城人习惯叫它“地瓜”。在还没有填饱肚皮时,它是小成人的主食。“地瓜汤,地瓜面,顿顿吃饭地瓜干。”这句民谣是那个时代小城人生活的真实写照。有一次小孙子要吃烤地瓜,我随口说了一句,“爷爷小时候天天吃地瓜。”小孙子惊奇地说:“爷爷,你好幸福哇!”我苦笑笑,摇摇头。孙子没有吃糠咽菜的生活经历,不懂得辛勤劳作却食不果腹的艰辛是什么滋味。一日三餐吃地瓜,不是“好幸福”,而是“好苦哇”。
  如今精米细面成为小城人的主食,用小城人祖辈人的话说,“皇帝老儿的日子也不过如此。”原来占据漫山遍野的地瓜早已没有了踪影,地瓜不再与小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乡下人家只是在田角地脑秧上几垄地瓜,吃个稀罕。红薯素有“长寿食品”之美誉。中医认为红薯味甘性平,补虚乏、健脾胃,经常食之,有延缓衰老等功能。相沟多丘岭坡地,非常适宜地瓜生长,他们以小城人特有的精明,抓住如今人们讲究“养生长寿”的心理,在别的地方让地瓜退出栽种序列后,他们改良地瓜品种,出产的红瓤大地瓜绵软香甜,食之口感清爽,唇齿留香,营养丰富,深受欢迎。相沟的红薯种植3万余亩,储藏红薯的地窖200余处,年交易额达6000余万元。
  如果在天高云淡,气净风清的秋分日,有幸能赶上红薯节,你会亲眼目睹红薯有多大,亲口尝一尝红薯是多么的软绵香甜。在石榴咧嘴笑,柿子树树红的乡野,红薯节让小城丹桂飘香的爽爽秋日,平添了许多浪漫诗意。
  此时,小城秋正浓,再到小城的老街小巷里走一遭,如同穿越时光隧道般美好。小巷深处,时有鸡鸣狗吠,栅栏编织的院墙上牵牛花攀沿直上,喇叭状的红红花朵,演奏着快乐的曲子。院内几竿婆娑绿竹,几树桂花金银闪烁。微风徐来,丹桂的浓浓芬芳,无端惹人思绪。青砖砌的矮矮短墙上,栽在破旧瓦盆里的野菊花金黄金黄的,它不为入画,甚至不为任何人来赏赞美,迎风而开,眉眼依依,只为回报春风夏雨的那份恩情。漫步这儿总能在细微处捕捉到秋的柔情蜜意。如果是午间傍晚,老街小巷时时会飘来饭菜的醇香。花生板栗红薯人称是小城的“三宝”。“板栗花生炒公鸡”、“粉条鸡”是小城特有的名吃。用小城出产的红薯制成粉条,再加上当地的大白菜,配以莒南的土公鸡,有些号称吃货者来小城旅游,品尝过这道菜,评曰:味道浓郁,入口嫩滑而不腻,走遍全国只有小城独此一家。“粉条鸡”这道菜从小城星级宾馆到街头小吃店都有。不过要想吃得地道,还是到老街小巷的街坊邻居家吃正宗。闻饭香、解花语,这么美的秋就在这清清爽爽一派天然妙趣的小城里,你就会与小城的秋结缘深深。
  “红叶黄花秋意晚”(宋·晏几道《思远人·红叶黄花秋意晚》),小城就是古诗词里的这一幅唯美画卷。城郊的丰收景物,让小城的天空街巷染出喜悦的蓝红黄色,山水灵田与小城院落楼房和谐共生。这迷人的画卷景色与秋日的清爽空气,让小城人的心变得波澜不惊,除去了生活的烦躁,给人以全新的生活态度,小城人便安然享得这一份“现世安稳,岁月静好”。

  【编者按】:细腻的文笔中蕴含着朴实的情感。语言明净清丽,仿佛是从作者肺腑里流淌出来的、晶莹透明的心泉之水,从容舒缓的叙述拨动读者灵魂深处的心弦。选字炼词、组句成话,均发自内心的一片至诚。问好作者!

踩一下  ()  顶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