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网

首页 > 说说美文 > 优美散文 >

优美散文

临沂市人民医院南医疗区:16载芳华永驻,未来可

优美散文2021-02-01111举报/反馈

  12月3日,记者经过临沂市人民医院南医疗区的时候,院区外面已经用条幅和大型喷绘,向市民告知整体搬迁的消息。
  其实,从10月份开始陆陆续续的搬迁通知在各大媒体发布的时候,临沂的市民对于心目中的“146医院”搬迁的事实,已经从不解,抱怨,到现在的留恋。
  临沂人习惯把临沂市人民医院南医疗区称之为“146医院”,这充满着临沂人回忆的“146医院”,不仅仅作为一个医疗处所存在,还成为了很多临沂人的一种深刻记忆。
  
  12月6日,临沂市人民医院南医疗区整体搬迁至北城新区医院。
  临沂市人民医院原副院长、原南医疗区院长韦有义回忆起2003年南院开诊时的情景,依旧历历在目,感慨满怀。
  韦院长说,从2003年12月4日开诊,到12月6日整体搬迁,这个充满着医护人员心血的临沂市人民医院南医疗区,在自己整整16周年的时候,又一次得到发展和升华。
  2003年12月4日,临沂市人民医院脑科医院正式开诊。
  2004年1月8日,神经内科迁入。
  2月15日,神经外科迁入。
  2月20日,干部病房开始收治病人。
  2月22日,创伤外科开始收治病人。
  3月22日康复中心开诊。
  从2003年几个科室的搬迁,到今天集脑系科疾病诊疗康复、创伤急救为一体的现代化医疗区;从大家熟悉的部队医院,到今天临沂市乃至鲁东南、苏北地区规模最大的区域性脑科诊疗中心,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均发展成为省级“双重点”学科。
  16年风雨兼程,16年春华秋实。
  16年的坚守奋斗,成就了今天的临沂市人民医院南医疗区。
  
  
  同心协力,为医院顺利开诊无私奉献
  
  2003年的11月底,根据上级统一安排,对部队精简整编调整,原部队146医院就在其列。当年,临沂市人民医院本部尚未扩建,门诊和病房都不能满足临沂人民日益增长的就医需求。当146医院要撤编的消息传来时,医院决策层意识到这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立刻协调有关部门,与济南军区联勤部签订协议,承租**146医院成立临沂市人民医院脑科医院。
  后来,又改名为“脑科医疗区”,几经易名,直到现在的“临沂市人民医院南医疗区”。
  
  韦院长介绍说,这次搬迁的时间节点,不仅仅是开诊与搬迁时间的巧合,韦院长自己在南医疗区的工作时间,也是在这个时间开始和结束。2003年,韦院长从总院调到新的南医疗区工作。原**146医院部分病房的配备、设置与脑科医院各专业科室的布局、功能要求不尽符合,医院接手后立即组织人员考察、改建、施工。当时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用沥青铺院子。因为当时的院子坑坑洼洼,前来就诊的市民,本来身体就不好,或者陪床的家属,都带着很多行李,要是院子不平,会给大家带来更多的不便和困扰。再则,从院区的整体形象来讲,也是需要一个新的环境的。
  铺好后的院子,沥青独特的深邃颜色,让人眼前一亮,也给当时南医疗区的医护人员很大的信心。随后,整个院区的改造紧锣密鼓进行着。  
  
  在医院筹建改造过程中,广大医务人员和行政后勤人员不怕苦累,勤奋工作,充分发扬了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医院各科室全力协作、加班加点,在短时间内所有的门诊、病房全部正常运转。
  
  细节制胜,一切为了方便群众就医
  
  神经内科搬迁时,蒋建章主任和护士长周密布置,保证了每个病人的安全转移。神经外科搬迁时,费昶主任不顾刚下手术台的劳累,与护士长精心准备,使得搬迁工作有条不紊。
  当时的手术室,狭小而破旧,韦院长带领医护人员,根据科室自身情况,设计建设了新的手术室,截止搬迁,当时大家亲自参与设计的四个大手术室和一个小手术室还在使用。
  李宗鹏护士长为修建改造手术室,吃住在科里半个多月。创伤外科是新建科室,陆建中主任、李长霞护士长在科室急危病人多,工作人员少,配合不够熟练的情况下,放弃休息时间,带领全科医护人员加班改建病房。
  
  急诊科王自然主任、黄廷芬护士长连续值班,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急诊工作。药房吴淑站主任,在医院开诊后,挎着提篮为各科室送液体和临床用药。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年过70的欧致新主任,在患病不能下床的情况下,硬是让别人把他从家里背出来,坚持每周二、三在脑科医院看专家门诊。刘键院长每周五来看专家门诊,由于前来就诊的病人多,到了下班时间,还是耐心为病人诊治,逐一解答病人的疑问。
  
  原146医院的一些现役军人及离退休人员不计名利,不计身份,也积极投入到医院的筹建工作中。在全院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医院在短期内就步入了健康发展的轨道。正是他们高度的责任感和无私奉献精神,为医院的跨越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大家每天一身灰一身泥,人均加班30多天。
  
  甚至厕所,韦院长和医护人员都用尽心思,为病人想的非常周到。对于行动不便的病人来讲,厕所仅仅分男女是不行的,所以在改建厕所的时候,采取了大空间全封闭的做法,医院内部都称之为“厕所超市”,病人和陪护人员进入之后,关上门就是一个独立的空间,非常方便和实用。  
  
  成立脑科医院,是整个学科跨越性的发展
  
  脑科医院成立初期,原**146医院部分病房的配备、布局、设置不尽符合脑科专业医疗要求。为适应现代脑科专业发展,满足广大患者的就医需求,脑科医院对手术室、病房、门诊、药房以及基础设施进行了装修、改造。新安装了CT、MRI专用干式激光洗片机,对原有螺旋CT考察升级了图像重建系统,购置了大型C臂血管造影机、手术室C型臂、自体血液回收机、进口高档手术显微镜等先进设备。为供应室、手术室添置了新蒸气发生器。
  
  除了硬件之外,学科的技术创新不断加强。临沂市人民医院整合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共同成立了脑血管病诊疗中心。2016年5月7日,开展并顺利完成首例脑深部电极植入术,在帕金森病的治疗领域完成了一次新的突破。
  
  临沂市人民医院微创与功能神经外科(神经外科三病区)的微创神经外科-脑肿瘤多模态精准治疗,可以借助重建技术将传统二维断层影像处理成直观的三维视图,不但有利于工作、学习和交流教学,也可用于医患沟通。是山东省内神经外科脑肿瘤特色治疗唯一入围山东省精品特色专科的科室,展示了临沂市微创神经外科在省内的水平和地位。
  
  
  高级卒中中心,整合多学科与死神抢时间
  
  南医疗区临沂市人民医院高级卒中中心,是国家首批示范高级卒中中心,全国首批39家五星级高级卒中中心之一。南医疗区整合多学科、多层次、多环节的医疗服务资源,促进卒中患者接受一套完整的、连续的、组织化的医疗服务。从病人发病入院到检查、缴费等一系列流程全部开启绿色通道,病人家属无需排队,确保患者以最快的速度用药或进行手术,成功治愈大批危重症脑血管病患者。
  韦院长介绍说,做好卒中中心的工作,医疗技术很重要,设备也很重要,但是最重要的是团队。有一句话叫做“时刻准备着”,我们中心的人始终就是这样的状态,不管是在吃饭还是在休息,只要一个电话,马上就到位。
  
  临沂市人民医院作为鲁南苏北地区最大的三级甲等医院,2012年被国家卫计委正式授予“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医院”,2016年被国家卫计委授予□高级卒中中心□建设单位,2017年被国家卫计委正式授牌为“高级卒中中心”。2018年被授予“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医院”称号。卒中中心下设十二个专业组,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实行“绿色通道”管理,建立脑卒中溶栓、取栓团队,规范了脑卒中的院前、院内诊治流程和关键技术。医院打破科室间壁垒,与死神抢时间。
  
  临沂市人民医院卒中中心在卫生行政部门的指导下,加强与120指挥中心与各县区医院的合作,发布临沂市脑卒中急救地图,成立临沂市医师协会脑卒中专业委员会,构建临沂市脑卒中“1小时急救圈”和卒中中心网络体系。成立临沂市人民医院脑卒中专科联盟,加强对联盟医院的技术指导和业务培训,积极开展脑卒中的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工作,帮助联盟医院开展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随访工作。  
  
  16年芳华永驻,激情和汗水为人民健康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16年芳华,未来可期。这是不平凡的16年。这16年,凝结着南医疗区全体人员的激情与汗水。
  16年,他们迈着坚实的步伐,一步一个脚印,走过了艰难和欢欣并存的创业时期,经历了挑战与机遇同行的奋斗历程。
  
  南医疗区神经内科李伟主任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真情流露:南院作为脑科医院16年来,是我们神经内外科发展最迅速、最有成就的阶段,是我市的一个品牌和亮点,院区虽小却紧凑,患者就诊方便,医患感情亲近,科室之间沟通良好,关系融洽,合作愉快,院内一年四季风景变换都刻在我们的心里,16年的感情至深,但是为了医院更好的发展,雄鹰需要更广阔的天空,飞得更高更远。
  
  是的,当初成立脑科医院,是为了医院和学科的发展,而这一次整体搬迁,更是为了南医疗区所有学科更好的发展。学科建设是医院发展的核心,是为了提高医疗技术,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急危疑难重症患者的生存率,让临沂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加优质、满意的医疗服务。
  
  医院神经内科四病区已于11月26−27日搬迁至北城新区5号楼北区6楼。记者在采访四病区医护人员时,大家都很兴奋,对于以后更好的服务患者,表示出很大的信心。她们对记者说:新环境,新起点、新希望、新蓝图!神经内科四病区经过全面精心准备,搬迁工作已顺利完成,我们还将继续秉承“健康就是幸福”的理念,为临沂广大市民提供更加优质、高效、温馨、便捷的医疗服务,更好地发挥全省区域医疗中心的作用,为全市人民的健康保驾护航。
  
  
  芳华正盛,未来可期。
  不管是学科的发展,还是就医环境的改善,都需要更加先进的设施和院区。相信原南医疗区所有的学科,在临沂市人民医院北城医疗区得到更好的发展,临沂人民的医疗条件不断优化和改善。

  【编者按】:岁月不居,时光如流。十六年芳华,未来可期。作者访谈,透着见证者,经历者、建设者的艰辛,但愿新的北城医疗区明天更美好。

踩一下  ()  顶一下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