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网

首页 > 说说感言 > 励志名言 >

励志名言

佛语心经络经典话语摘录(精选99句)

励志名言2022-07-2165举报/反馈

1、庄严国界,饶益有情。《心地观经》卷二,报恩品

2、【禅语悟道】发心立愿,是制造人生幸福的原动力。

3、如果人人能减少制造垃圾,垃圾山的问题就会减少。

4、心外无法,满目青山。(唐)希运《黄檗传心法要》

5、【天天禅语】内心常存仁德,至诚待人,自然得人心。

6、做环保,除了净山、净海、净大地之外,也要净心田。

7、善需大家做,力量才会强;福需大家造,福气才会大。

8、欲望、情爱、工作,只要正正当当,是为生活的密行。

9、依文解义,不可会道。(明)澫益《灵峰宗论》卷二之二

10、远离二边,住于中道。《华严经》卷五十二,如来出现品

11、【天天禅语】恶习应及时戒除;忍一时辛苦,能得一世幸福。

12、【佛心禅语】 人的欲望没有满足的时候,越是富有的人,越想

13、【天天禅语】学佛,要学“明白道理、把握人生、身体力行”。

14、人往高处走,但不要不择手段;水往低处流,但不要自甘堕落。

15、俱时因果,异时因果,三世善恶,一切幻化。《仁王般若经》卷中

16、如人作恶行,自谓后无报,临其报至时,非亲所能代。《中阴经》

17、【佛说】: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我问】:岸是何?苦海又是何?

18、众生常常向往西方极乐,却不知自己的家庭也可以成为最幸福的居所。

19、我们在生活中所经历的一切好坏都是我们内在心智模式的放大和蔓延。

20、摒弃吉兆、凶兆、梦兆和命相。《经集》第二品,第十三章《正确*行经》

21、禅定为佛弟子,常悟自觉,日暮思禅,乐观一心。《法句经》卷下,广衍品

22、修行一定要经得起磨练,将混乱的心磨练成静心,使自己在动的境界中不动心。

23、我虽说涅槃,是亦非真灭,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法华经》卷一,方便品

24、转一个角度来看世界,世界无限宽大:换一种立场来待人处事,人事无不轻安。

25、【禅语悟道】对无缘的人,不起排斥、恼恨心;对有缘的人,不起贪着、执爱心。

26、菩萨善知诸法无我已,观察真如,修寂静行,不久当得初欢喜地。《入楞伽经》卷三

27、【佛心禅语】 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在桥上过,桥流水不流。——《傅大士》

28、一个人如果连对手都没有,是寂寞而可悲的;一个人如果树敌太多,是可悲而寂寞的。

29、提起需要承担责任的勇气,放下也需要斩断妄念的魄力,提起、放下也是有所选择的。

30、若一个人很邋遢,那他(她)一定不会要求你每天洗澡,不会在接吻前还让你先漱口。

31、法性能相谓真如,无有所取及能取,无有所诠及能诠,无此差别即真如。《辨法法性论》

32、真正的圣人,既强又柔。他的强是柔中带刚,刚中带柔;柔能调伏众生,刚能坚强己志。

33、有时候,坚持不一定能到达成功的彼岸,换个思路、扩展思维或许才是 通向成功的捷径。

34、一旦我们用积极的态度将阴性场转为阳性场,你会发现原来缺点从另一个角度看就是优点。

35、不诽谤于人,亦不观是非。但自观身行,谛观正不正。《增一阿含经》卷四十四,十不善品

36、恩必施于有功,不可妄给私人;威必加于有罪,不可滥及无辜。(当代)星云《佛光菜根谭》

37、身体原是一具皮囊,坐禅也不过是一种修禅的方式。打坐无法成佛,就像磨砖不能成镜一样。

38、拜佛容易敬心难,意不虔诚总是闲,五体虚悬空费力,骷髅磕破也徒然。(明)憨山《费闲歌》

39、若一个人很粗心,那他(她)一定不会整天数落你丢三落四,不会连你掉根头发也要唠叨半天。

40、得转依故,超过影像,即于所知事有无分别,现量智见生。(古印度)弥勒《瑜伽师地论》卷二十六

41、【佛心禅语】 流水下山非有意,片云归洞本无心;人生若得如云水,铁树开花遍界春。——慈庵守净

42、有了生命价值永恒性的观念,就有了对人的言行负责任的思想做基础,人类的道德、良心就有了保证。

43、当知是舍,有于三种,何等为三?谓舍烦恼舍、护自他舍、时非时舍。《大宝积经》卷四十一,菩萨藏会

44、【佛心禅语】 孔子很欣赏仲由的孝顺德行,赞扬说:“你侍奉父母,可以说是生时尽力, 死后思念哪!”

45、只为了顺应众人好逸恶劳的习性——人人不爱忙碌,大家皆喜欢悠闲、贪图享受,若较忙碌便觉得辛苦,所

46、行念佛者,如大力士,抛心王枷锁,到慧彼岸。……行是定者,住过去佛实际海中。《观佛三昧海经》卷九

47、【禅语感悟人生的句子】 脾气行为柔和,对别人的过错不求全责备,不赞扬自己的好品质,不与他人争胜。

48、【佛心禅语】 不怕地狱,就怕心偏 天堂和地狱是用心和行为造作的。不要怕天堂和地狱,要怕的是心的 偏向。

49、如来依世俗谛为众生说,若有众生于此言教起于执着,如是等类,不应依趣。《大宝积经》卷五十二,菩萨藏会

50、本迷摩尼谓瓦砾,豁然自觉是真珠。无明智慧等无异,当知万法即皆如。(北齐)慧可禅师《景德传灯录》卷三

51、【佛心禅语】 你不缺少的东西,正是你没有的东西;你没有的东西,恰恰就是你本来不缺的东西。——赵州禅师

52、心一片禅台去,唯留,空心寂寞清秋。今生我只做你心中清澈的女人,眉间盈满潺潺的清音,还有你温润的笑容。

53、摄为船师,摄就是接受;只要有信念,肯接受佛陀的教法,佛法就象是一条船,可以送我们到达解脱痛苦的彼岸。

54、无“形式”则不足以显“内容”。然形式要取诸“中道”,不可野亦不可乱,尤其不可轻忽“形实如一”的掌握。

55、【佛心禅语】 时势造英雄,最高温的火炉才能制造出最纯的黄金,最狂暴的风雨才有最明亮的闪电。——海涛法师

56、助人,多利,善人最快乐,若能转物即如来,春至山花处处开;自有一双慈悲手,摸得人心一样平。——宋·白云守端

57、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般若心经》

58、据证明,他们依旧不信。在国外,有不少人相信催眠。一个人被催眠后,他回到过去世,过去二世、三世,甚至几十世。

59、造业由因二种起:所谓现行及种子,藏识持缘一切种,如影随形不离身,一切时中障圣道。《心地观经》卷三,报恩品下

60、万法唯心所言法者,谓众生心。是心即摄一切世间、出世间法,依于此心,显示摩诃衍义等。(古印度)马鸣《大乘起信论》

61、不杀生即是仁,仁者爱也。万法皆由爱心起,一切善行离不开爱,因为有仁心爱念就不忍杀生害命,进而能积极地救护一切众生。

62、佛言:恶人害贤者,犹仰天而唾,唾不至天,还从己堕;逆风扬尘,尘不至彼,还坌己身。贤不可毁,祸必灭己。《四十二章经》

63、世间有许多事情功亏一篑的主要原因就是意志不坚定,不能坚持到底。现实生活中,如果没有坚定意志,我们就不能享受成功的幸福。

64、一切众生实成就不思议定。何以故?一切心相即非心故,是名不思议定。是故一切众生相及不思议三昧相,等无分别。《文殊说般若经》

65、学佛要注重道与理,关心人及事。能以众人为重,不计个人得失,在日常人事中自我磨练,以毅力、勇气突破障碍,才是真正学佛的精神。

66、散心者尚不能得世间经书工巧等利,何况能得出世间利;故知一切世间、出世间利,皆以定心故得。(古印度)诃梨跋摩《成实论》卷十二

67、眼耳鼻舌身,心意诸情根,以此常流转,而无能转者。法性本无生,示现而有生,是中无能现,亦无所现物。《华严经》卷十三,菩萨问明品

68、【佛心禅语】 倘若我们正遭受着别人的非议,千万不要以骂止骂,而应该多向释迦 学习,只有像他那样处世,才能让人心服口服、无言以对。

69、生活中难免遗憾,也难免作恶。我们这一生罪恶很多,赎罪很难,还常常罪上加罪。生命中有许多不能承受之轻,生命中也有许多不能承受之重。

70、譬如钻二木,风吹生彼火,火生刹那间,而复烧二木。正观亦如是,能生于慧根,生彼一刹那,还复烧正观。《大宝积经》卷八十八,摩诃迦叶会

71、【佛心禅语】 要善于与人和谐相处 人人应学和敬合群之法,诸贤者亦皆赞叹和敬之善。若能互相和敬, 住于正法,则必得瑜伽之乐,即相应佛法之乐。

72、【女人幸福语录】佛说:“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在家敬父母,何必远烧香。能尽孝,如何礼佛?不能奉亲,如何悯人?尽到孝道,才能修得佛道。

73、【禅语悟道】慈悲和智慧是佛教的唯一真理,犹如凤凰的翅膀,缺一不可。如同凤凰的翅膀既是左右,又是一体一般,慈悲和智慧既是两面,又是一体。

74、好人的标准是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事怎样避免伤害他人?佛日:善护口业,不讥他过;善护身业,不犯威仪;善护意业,清净无染。——《无量寿经》

75、遇到挫折和失败,最有价值的事是挽回损失和调整心情,而不是追究责任。在没有明确的责任人的时候,不妨将自己当第一责任人,然后迅速原谅自己。

76、无论从事任何事业,持之以恒才有成功的希望。但是,持之以恒的前提是热爱。你真正热爱这项事业,自然乐在其中;如果并不热爱,就难以坚持到底了。

77、三界有情无情、一切人法,悉皆究竟无系缚者、无解脱者。无主无依,不可摄持,不出三界,不入诸有,本来清净,无垢无烦恼,……如是法相,名大涅槃。

78、若归佛已,宁舍身命,终不依于自在天等。若归法已,宁舍身命,终不依于外道典籍。若归僧已,宁舍身命,终不依于外道邪众。《优婆塞戒经》卷三,受戒品

79、禅,如山中的清泉,可以洗涤我们心灵上的尘埃;如天上的白云,让人可以漂流十方,任性逍遥。禅是不离开人间的,禅是帮助吾人在人间获得解脱的不二法门。

80、不起凡圣见,不作涅槃解,二边三际断。常应诸根用,而不起用想;分别一切法,不起分别想。劫火烧海底,风鼓山相击,真常寂灭乐,涅槃相如是。《六祖坛经·机缘品》

81、使饥饿的人饱食,让受寒的人温暖,给生病的人就医,对周遭见闻的人性与人道行为能彼此鼓励、互相启发,这才是正确的护生。若盲目地捉放生灵,不仅颠倒是非,甚至会“害生”。

82、世界上如果有一种念想值得你为它活,你就没有白活。活着的意义就是为自己的一缕念想而活,如果连这缕你值得为它活的念想都没有,那么活也是白活,而且会活得纠结,活得支离破碎。

83、地震是天灾,我为日本遭遇强烈地震悲悯,并且真心地为日本震区人民祈福。战争是人祸,希望遭遇大地震的日本从此懂得真正的反思。天灾和人祸的属性虽然不同,但造成的结果同样悲惨。

84、【禅语悟道】当人们暂时地获得了期望中的物质财富时,却发现青春年华已经消逝,身体健康已离我们而去,心情也经常闷闷不乐……这时即便付出再多的金钱,也无法换回原来的青春与健康。

85、有些东西必须深藏内心。真爱是一种坦荡和信任,是心灵真正的愉悦和安宁,有时候,它就是心中的一个念想,这个念想让人产生力量,而不是痛苦和毁灭。爱更是一种珍惜,珍惜别人也珍惜自己。

86、体力、脑力、精力、心力都不具可储存性,年轻时的体力并不能保存到老年使用,故体力、脑力、精力、心力充盛时要充分使用以培德积福,增智发慧;只要使用得当,不仅不会消竭,反而源源增长。

87、虽然我们未必能为他人做什么,只要我们在心中真诚地对一切人说:“只要你好,我就好。”我们就有足够的快乐。而很多时候,别人也未必需要衣食的接济,只是需要一份真诚的祝福、包容、爱心。

88、工作、生存、责任固然重要,然而它们并不是我们活着的全部意义。所以,当烦恼来临的时候,当内心迷茫的时候,何不选择放空自己的心灵呢?。一个人,只有放空自己,才能让生命的缝隙透进阳光。

89、【佛心禅语】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踩死一只蚂蚁都是罪过,何况一只逃命的小鹿?与“爱惜飞蛾缠纱灯”的佛家相比,我们多给小动物们一些关爱,其实也就是多给人间增添一份关爱。

90、【佛心禅语】 盲人提灯笼是多此一举吗?在别人看来,盲人提灯笼确实是瞎子点灯 白费蜡,可对迎面而来的人来说却很有用。正是盲人的灯笼带来了光亮, 才使人们在黑暗中不至于摔跤,同时,盲人自己也不至于挨碰。

91、【佛心禅语】 我们应该以真诚和包容心,来善待他人;以善巧和智慧心,来处理事情;以慷慨和无私心,来善用财物。如果我们生活的点滴中能做到如此,无论遇到什么人、什么事和什么物,都会给我们带来幸福和快乐。

92、我每天早七起床后,晚L睡觉前,最不忘念诵的四句非常重要的佛法,就是顶果法王写的:“不要忘记上师,时刻至诚祈祷;不要忘记自心,时刻观照本性;不要忘记死亡,时刻观修无常;不要忘记众生,时刻回向祈愿。”

93、古人说:“往事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过去的事无法改变了,却能成为一个“警报器”,提醒自己不要两次绊倒在同一块石头上;变成一个“指路牌”,帮助自己在未来的人生之旅中,在善恶的十字路口,进行明智的选择。

94、出家的人不一定是真菩萨,在家的真菩萨也不在少数。《金刚经》里,佛以自己的日常生活示现我们,出家人持钵化缘为生,没有私藏。由此观之,区别现在出家人是否真修行,看这个出家人是否有私人存款,或许是一个好办法。

95、恩宠不以为荣。假如有什么光荣、有什么奖赏,甚至有什么荣誉利益,对有道德修养的人来说,他因为证悟到“富贵繁华,镜花水月”,所以对世间的虚名与虚荣,都已经看得开,放得下,所以也会视之如浮云,不会以恩宠为荣,跳出了名缰利锁。

96、人生最大的价值,在于被了解与被尊重。我们觉得屈辱,不是因为别人言辞粗鲁、举止不雅,而是因为我们的尊严受到了侵犯,我们的精神世界被否定、被践踏,因此一时难以忍心头之气,冲动之下如果意气用事,最后只会让自己陷入难以收拾的局面。

97、【佛心禅语】 佛说:“懂得舍弃才可能有所获得。”对人生来说,舍弃本身就是一种 智慧、一种清醒,更是一种金钱买不来的财富。人们应该舍弃世间的浮华 欲望;舍弃贪、痴、嗔;舍弃梦幻泡影、虚妄;舍弃一切本不属于自己的 东西,你才可能获得

98、【佛心禅语】 人们经常说: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东风也是因缘而生,这个“缘” 不是上天安排的、我们自己无能为力的,我们可以珍惜每一次的机会,广 结善缘,造福他人,也成就自己。用最为通俗的话说,多结识些人总是好 的,多帮助别人总是没错的。

99、似乎是无从记起,夜阑人静,我就成了那位任思绪渺茫追忆的女人。在静悟深省中,静听音韵风铃,摇醒灵魂里的一帘幽梦又隐秘包裹触觉。无从记起,青灯黄卷中,我就成了那位深夜执笔,任思绪飘零到双鬓纷落白雪,在世俗的洗礼中,一再隐忍禅让把灵魂就烧成了一把灰烬。

踩一下  ()  顶一下